国务院第十督查组 与省政府召开见面会
2016-09-20 12:21:28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发布者:看广东谷勇点击量:
艾森网广东消息:广州日报讯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大督查的统一部署,国务院第十督查组到我省开展督查工作。昨日上午,督查组与省政府在广州召开见面会。督查组组长、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省长朱小丹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军指出,为进一步推动各项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对各地区和各部门工作开展第三次大督查。此次督查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当前经济运行和改革发展中的重点任务,着力推动重大政策举措、重点投资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加快落地,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这次督查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面上的督查。包括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4个方面23项内容。二是专项督查。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加强保障房建设管理3项内容。三是对以前审计、督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督查。四是年度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督查。五是问题线索的核查。六是其他有关重要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
广州日报讯 昨日下午,省长朱小丹率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东莞市石龙镇调研广东铁路国际物流基地和中俄贸易产业园规划建设情况。
朱小丹来到东莞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水铁码头,实地调研广东铁路国际物流基地的中俄贸易产业园先行启动区、石龙铁路集装箱办理区和多式联运区等项目规划建设情况,并在东莞市石龙镇政府召开座谈会,听取东莞市政府、广铁集团、中国外运广东公司有关负责同志的情况汇报。
朱小丹指出,建设广东铁路国际物流基地,是我省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举措,目的是希望通过多式联运方式,打造直接贯通联接“一带一路”的国际物流枢纽和水铁联运大通道。建设中俄贸易产业园是中俄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是俄罗斯在中国内陆的贸易平台和枢纽型贸易中心,对于实现两国贸易额尽快达到2000亿美元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各有关部门和东莞市要从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高度,从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角度,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全面加快项目规划建设步伐。一要围绕“粤新欧”班列和“粤满俄”班列货源组织,加强与铁路、口岸部门沟通对接,联合开展调查研究,优化口岸布局。二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尊重现实,按照防御百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将码头改扩建、南岸“三旧”改造与两岸堤围优化提升相结合,确保基地和码头安全。三要制定石龙铁路集装箱办理区总体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分步实施。四要抓好中外运集装箱码头改扩建工作,加强与水利规划相对接、与铁路部门相对接,使改扩建后的码头发挥出最大效益。五要抓好中俄贸易产业园建设,立足长远,面向全局,高标准完善配套基础设施规划编制,科学布局口岸联检大楼等各类设施,确保产业园区建设按照计划推进。同时,要坚持贸易先行,加强粤俄进出口商会对接,办好今年11月俄罗斯产品(广东)推介会和企业对接会。六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整体提升口岸建设水平,铁路、码头要在同一平台运作,确保与珠三角大港口群实现有效衔接。
朱小丹强调,各部门一定要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形成工作合力,提供优质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要加强督查,确保各项任务按期完成。
督查组将按照国务院的统一要求,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办关于督查组成员“十不准”等纪律,坚持全面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座谈交流与深入调研相结合、统一组织与灵活安排相结合、查找问题与总结经验相结合,紧扣广东省情实际,既精准聚焦问题推动解决,又积极发现典型梳理亮点,充分发挥督查促落实、促发展的作用。
受省委书记胡春华委托,朱小丹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对督查组来粤检查指导工作表示欢迎。朱小丹指出,开展第三次大督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抓好中心工作特别是抓改革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的高度重视。前两次大督查帮助广东找准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于广东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朱小丹指出,广东在全国较早进入经济新常态,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了“两个支撑”的明确要求,这是中央赋予广东的重要使命。此次督查安排在“十三五”开局之年,非常及时、非常必要,相信一定会对广东改革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做好迎接配合国务院大督查工作,将从大局出发,把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作为首要目标,坚决主动配合督查组做好各项相关工作,自觉接受督促检查,实事求是汇报情况,第一时间提供所需资料,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切实解决,全力推动重大经济工作措施尽快实施、重大改革举措尽快落地、重大民生工程尽快见效。
督查组副组长、审计署副审计长秦博勇,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