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赛季”招牌如何更响亮

2016-10-10 12:32:26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发布者:看广东谷勇点击量:

1010A13b001.jpg

中国网球公开赛落幕,中国乒乓球队主帅刘国梁也来到决赛现场观战。@视觉中国

艾森网广东消息:毫无疑问,中国依旧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这一点在体育产业规模、速度的爆发式增长方面得到充分体现。而中国网球赛季的成形以及在世界网球版图上的地位日趋显著、重要,则是最具说服力的案例。

2016年注定要在中国网球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随着ATP成都公开赛和WTA南昌公开赛进入职业巡回赛赛历,中国赛季达到了惊人的9WTA(女子)赛和4ATP(男子)赛,其中涵盖了仅次于大满贯赛事的ATP上海大师赛以及WTA中网皇冠赛这样顶级的赛事,办赛规模、级别和水平堪比美国赛季。

实际上,从赛事来源来看,中国赛季概念正在取代亚洲赛季,成为世界网球新的中心点。同时,这也为中国网球产业、球员、球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仅仅有一流场地、赛事这样的硬件还远远不够。

本专题撰文 广州日报记者 孙嘉晖

中网愿景:瞄准ATP1000

早在中网公开赛创办之初,北京就提出了打造第五大满贯的宏远目标。实际上,除了场馆等硬件设施可以赶超欧美外,赛事组织、服务水平的提升,网球文化的沉淀等方面,中网还有上升空间。

新华社发文称,放眼国际,中网仍然算得上是一项年轻的赛事,它的潜力远没有被充分挖掘,未来的中网仍大有可为。

中网公开赛可以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将男子赛事由500积分升级为1000积分大师赛。这个目标要比第五大满贯来得更实际,更容易实现。

目前,中网公开赛在女子方面已经成为仅次于四大满贯的皇冠明珠赛,几无再升级的空间;而男子方面,作为ATP500赛中的佼佼者,迈向下一个台阶ATP1000赛还是信心满满的。

我没有选择ATP中网公开赛的原因是大牌球星都来了,竞争太过激烈,毫不亚于大满贯赛事,但奖金、积分才是ATP500级的,那还不如去打积分相同的东京赛。今年刚刚在深圳夺冠的TOP10球星伯蒂奇,最终放弃了中网选择了去日本参赛,理由就是中网的签表太强,不容易打,他现在要抢积分,所以去日本参赛。

不过,相比之下,东京赛只吸引到克耶高斯、孟菲尔斯、伯蒂奇等几位球星,档次明显不及同级别的ATP中网公开赛。

WTA女子巡回赛共设有四大皇冠明珠赛,分别是美国印第安维尔斯和迈阿密以及西班牙马德里赛,而与这三项WTA赛事同期同地举行的男子赛事均为ATP1000赛。如此看来,已经拥有WTA皇冠明珠赛的中网,将男子赛事打造成下一个ATP1000赛,有望成为下一次升级的突破口。

中国赛季:抢积分挣奖金积极性高

对于中国网球记者来说,2016年绝对是备感分身乏术的一年,除了年初的WTA深圳公开赛和年尾的WTA珠海超级精英赛,其他赛事全部集中在美网公开赛结束后的9~10月,甚至出现了一周之内深圳、成都、武汉三地有三项职业巡回赛。

赛事太密集了,根本就忙不过来,北京青年报记者褚鹏感慨道,这位从事多年网球报道的资深记者,见证了2004年中网公开赛创办之初的孤独,到今年网球赛事在全国遍地开花的繁华,13年间,中国网球运动完成了极速蜕变,武汉公开赛看几天,就要回北京忙中国公开赛了。

网球巡回赛接踵而至,令人目不暇接;职业球员从一开始不愿长途奔袭、舟车劳顿到中国参赛,嫌成本太高;到现今纷纷将中国赛季列入个人赛历的重头戏,毕竟,越是赛季末,赢比赛、抢积分、挣奖金的含金量也更高。

当然,顶尖球星选择中国赛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此时距离年终总决赛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积分尚未进入前8名不能确保总决赛席位的球员来说,抢分才是硬道理。

两届温网冠军得主科维托娃虽然在武网加冕,但拼尽全力仍然无缘中网4强,连续6年跻身年终总决赛的希望基本破灭。可见,在中国赛季抢分还是相当重要的。

亚洲赛季:资源流向中国

从年初的澳网,到年中的法网、温网,再到9月份的美网,四大满贯赛事构成了全年赛季的主线。而美网结束也标志着亚洲赛季的开始,不过,这样的局面正在因为中国赛季的全面崛起而发生剧变。

纵观过去两年,中国经济保持相对高速发展,对网球赛事的需求量剧增;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低迷导致多个城市选择放弃赛事。此消彼长,中国赛季成为网球赛事优先落户的集散地

按照ATPWTA的全球布局,通常不会新增赛事,而是采用退出进入机制,即只有当一站比赛因故选择退出,其他城市才有机会拿到承办权。比如,2014ATP深圳公开赛就是取代了泰国曼谷赛,而今年成都取代了吉隆坡首次进入ATP巡回赛赛历,南昌则取代了阿塞拜疆巴库进入WTA巡回赛序列,2015~2019年珠海也取代了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承办年终精英赛(小总决赛),WTA超五赛武汉公开赛则是取代了东京。

亚洲赛季的整体规模保持不变,但内部辗转腾挪,赛事资源正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

网球赛事扎堆儿中国,会否透支刚刚起步的中国网球产业和资源;随着李娜、郑洁等老金花的退役,新生代在竞技成绩上如何填补空白,已经成为业界亟须破解的问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