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广交会二期:数年沉寂 粤传统企业重获生机

2016-10-24 13:53:03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发布者:看广东谷勇点击量:

艾森网广东消息:第120届广交会二期10月23日开幕,记者在这期以玩具、陶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展会中发现,有些曾经颇有名气的粤企延续近年展位门可罗雀的尴尬,而有的老牌出口型粤企经过几年“沉寂”,悄悄以罕见的工匠精神埋头研发,境况截然不同。

传统玩具企业▶▶“沉寂”3年研发无人机净利润增长194%

广东是世界最大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基地,年出口玩具约占全球市场50%以上,但近年市场需求低迷,生产成本高涨。

转型,在多年前就是行业共识。但怎么转?急功近利者有之,离开实体经济,玩房地产、投金融。可有企业家直言,“根本不具备可持续性!”

在广交会展馆C区,广东澄星无人机股份有限公司展位比较热闹,正在展出CX—22型无人机,以及只有啤酒瓶盖大小的遥控迷你飞行器。2004年,澄星公司董事长陈加华用7.5万元创办一家生产直升机玩具的个体工厂。2013年以前,澄星公司没愁过订单。可随着外贸形势下滑,2013年开始,经营情况日益严峻。

当时,陈加华看好大疆无人机的市场前景,意欲向生产无人机转型。一家做直升机玩具的工厂改做高端无人机?不少同行认为,这就是痴人说梦。

结果,澄星在2014年春节前后就生产出主打入门级大众市场的第一款无人机样品,5月便实现量产。这家玩具厂耗时3年搞研发,还与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签署科技合作项目,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及产学研基地。产品不断升级,销路越走越宽。到2016年初统计发现,澄星公司2015年营收1.92亿元,净利润增长194%。2016年4月,公司索性把名字改成“澄星无人机”。

传统航模企业▶▶靠自主研发迈入中国无人机产业20强

在澄星不远处,广东飞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无人机,则主打高端市场。

飞轮科技前身是成立于1991年的汕头市飞轮塑胶厂,2003年后,主要出口航模模型和文化创意玩具,最高峰时企业员工总人数近千人,年销售额4亿元。近年来,企业经营者发现“玩具行业竞争激烈,玩科技才能增大利润值,企业才能生存下去”。

于是,这家25年历史的老厂近年持续增加投入,研发自己的无人机。“公司研发投入远远超过人工成本。”市场部经理陈伟在展位前告诉记者,“以前,人们说要迈入高端市场得拥有自主品牌。现在,还必须拥有独特的技术。”

“我们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最高时速每小时80公里,速度在行业内领先。”陈伟自豪地说,下一步,针对目前无人机容易因掉落导致失踪等缺陷,研发GPS定位功能。

在今年6月的2016深圳国际无人机展上,主办方公布“中国无人机产业20强”,飞轮科技公司这家航模玩具企业凭借独具特色的无人机产品顺利入选。

近年来,广东玩具出口起伏频频。广东省玩具协会曾统计广东2014年玩具出口金额达173.4亿美元,同比逆势增长47.7%。也有部分媒体报道称,今年广东玩具出口式微,有的企业倒闭,大量玩具沦落至“论斤卖”的惨状。

但澄星和飞轮的转型经验表明,以工匠精神的态度打造产品,“沉寂”几年一样可以逆势崛起。

传统耳机企业▶▶耗时10年6代技术突破骨传导技术世界顶尖

记者采访发现,广东企业以罕见的工匠精神埋头研发,最终一鸣惊人的故事越来越多。

在与广交会同期并同在琶洲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博会上,深圳韶音科技有限公司在推介其具有全球最先进技术的骨传导耳机。该公司是第一家获得《华尔街日报》消费电子类“技术创新奖”的中国内地企业。

10年前,韶音只是一家做对讲机耳机的传统低端出口代工厂。“代工利润低,越做越苦闷。”韶音公司负责人陈皞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骨传导耳机技术。骨传导耳机把振动通过骨头传到耳朵,既不损伤耳膜,还不需要堵住耳洞。

陈皞认准这个创新和创业机会,“集中所有的资源做科技创新。”公司坚持10年埋头研发,产品更新至第六代,全球四大设计奖韶音已经拿了3个,拥有全世界骨传导领域最顶尖技术和自主品牌。终于等到现在,韶音的产品才正式大规模推广。

目前,虽然这款耳机在亚马逊定价高达130美元/副,但销量看好,还得到4.3颗星的好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