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一把手权力清单,公开 一把手违规插手,记录

2017-03-21 12:19:11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发布者:看广东谷勇点击量:

艾森网广东消息:“十八大以来,广州共立案查处市管一把手违纪案件3838人,其中,违反廉洁自律行为占九成。一把手的身份地位特殊,一旦违纪违法,危害更大,影响更坏。

昨日,广州市纪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市纪委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蔡鹏浩介绍,广州有针对性地出台监督一把手的十项措施,包括制定、公开一把手权力清单,建立一把手违规干预、插手重大事项记录制度,公开一把手个人重大事项,加强对一把手的巡察监督及派驻监督等,积极探索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南 通讯员穗纪宣

出台背景:

查处38名市管一把手

九成违反廉洁自律行为

据统计,十八大以来,广州市共立案查处市管一把手违纪案件3838人,其中,违反廉洁自律行为占九成。蔡鹏浩介绍,从十八大以来广州立案查处的市区镇(街)三级党政机关、市属国企一把手违纪案件情况看,一把手由于身份地位的特殊性,对一把手的监督存在不少困难,一把手一旦违纪违法,更容易产生负面的示范效应,造成的危害更大、影响更坏

与普通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相比,一把手违纪违法具有四个更加的特点:一是从破纪到破法的过程更加短暂。一些人在没当一把手之前,没有违纪或者只有轻微违纪行为。即便已经破纪,还会注意自我约束,或者千方百计对违纪行为加以掩饰。可一旦当上一把手,很容易变得心无所畏、言无所戒、行无所止,导致从破纪向破法的演变过程大大缩短。蔡鹏浩说。

二是两面人的特征更加明显。一些违纪违法的一把手,往往为自己的腐化堕落戴上廉洁奉公的假面具、涂上一心为公的保护色,两个嘴巴说话,两张面孔做人的特点更加突出。蔡鹏浩指出,一把手一旦出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其对外形象造成的反差及撕裂感更为严重,给党和政府在政治上造成的损失也更为巨大。

三是违纪背后的家风问题更加突出。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对于一把手来说,更有条件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其亲属更有冲动利用一把手的影响经商谋利,更容易形成卖官鬻爵兄弟店、权钱交易叔侄兵、官商勾结兄弟连、吃里扒外亲友团

四是对政治生态的破坏更加严重。一把手违纪违法行为更容易败坏党风政风,更容易引发窝案串案。

措施亮点:

十条措施规范所有市管一把手

蔡鹏浩介绍,此次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十项措施》(简称《十项措施》)立足于有效管用,坚持小切口、大格局,围绕推动一把手监督一把手、突出重点监督一把手、关口前移监督一把手、创新方法监督一把手四个方面,推动一把手监督工作进一步深化。

同时,《十项措施》紧扣一把手这个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 规范的对象包括所有市管一把手。具体来说,包括各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以及市直各单位、市人民团体、市属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

“‘十项措施可操作性强,蔡鹏浩解释,即具体刚性的要,原则模糊的不要;能有效推行的要,现阶段无法做到的不要。同时,基本以现有党内法规作为制定依据。

重点内容解读

1制定、公开一把手权力清单  

目前对一把手职责的规定,往往是主持全面工作,具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规定不明确、边界不清晰,容易导致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制衡机制失灵,使一把手游离于监督之外。蔡鹏浩称,《十项措施》要求制定、公开一把手权力清单。

同时,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要求,涉及三重一大决策必须集体研究,一把手不能以现场办公会、招商引资会、文件圈阅等形式决定;班子会议集体研究工作,班子成员应明确表达意见,一把手应末位表态;对班子成员和一把手的意见,应当形成会议纪要。

2“一把手违规插手重大事项要记录上报  

领导干部利用职务影响力,违规干预、插手干部选拔任用、工程建设、执纪执法、司法等活动谋取非法利益,是一把手违纪违法的主要方式。

蔡鹏浩介绍,《十项措施》借鉴干预司法活动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两项制度,要求发现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利用职权职务上的便利或影响,违规干预、插手干部选拔任用、工程建设、执纪执法等问题,应当记录并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和市纪委报告;应记录、报告而不记录、不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相关责任人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同时,《十项措施》规定应落实一把手在干部选任、考察、决策等各个环节的责任,对失察失责的严肃追究责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探索实行动议环节实名推荐干部;各单位在向上级党组织推荐报送拟提拔或进一步使用的人选时,党委(党组)书记应对人选廉洁自律情况的结论性意见签字背书。

3公开一把手个人有关事项  

蔡鹏浩指出,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是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在2010年、2013年制定《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的通知》基础上,《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明确,要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个人有关事项应当在党内一定范围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十项措施》明确规定,应抽查核实一把手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情况;各单位党组织一把手个人有关事项应当在党内一定范围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4“一把手要定期约谈下级一把手  

近年来,广州牢牢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制定了党委主体责任清单及责任追究的意见,实施了一把手约谈制度。

《十项措施》将上述有益探索上升党内规范性文件的刚性要求,规定市纪委建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监督评估系统;对系统反映一把手落实主体责任可能存在问题的,按有关规定及时约谈;各单位特别是一把手应定期就下级单位一把手履行主体责任、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谈话提醒。

此外,《十项措施》要求各单位一把手应带头在民主生活会上把群众反映、巡视巡察反馈、组织约谈函询的问题说清楚,剖析自身原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提出整改措施;上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应定期、随机参加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明确指出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对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重要问题,一把手没有及时组织研究解决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的,严肃追究其责任。

5结合举报、巡察设定三述内容  

据统计,市纪委自开展三述活动以来,已有27个单位的党委(党工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在市纪委全会上三述。蔡鹏浩表示,三述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层层落实,有利于推动形成以上率下、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政治氛围。

《十项措施》要求结合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和纪律审查掌握的一把手所在单位或系统的党风廉政问题,设定三述内容;三述前,一把手应将三述报告在其所在单位一定范围公开;市纪委应组织市纪委委员到一把手所在单位听取、收集干部群众意见并向一把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应作为三述评议重要标准;对一把手在三述评议中问题反映突出的,应予以约谈等,努力以制度、措施、方式的创新增强三述监督实效。

6建立一把手巡察档案  

2015年底,广州创设市委巡察一办五组,部署开展对122家市直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巡察。2016年,市委共对10个市直单位开展常规巡察,发现了一批问题线索,严肃认真反馈巡察情况及意见,积极稳妥抓好巡察问题整改及线索处置工作,推动被巡察单位党组织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巡察利剑作用初步显现。

《十项措施》明确规定,市委巡察机构应将一把手作为巡察重点对象,在巡察报告中单列一把手廉洁自律和履行主体责任情况,建立一把手巡察档案,加强对一把手涉嫌违纪问题线索的核查。

7派驻纪检组重点盯一把手  

广州市纪委整合设置36家派驻(出)机构,统一名称、统一管理,实现对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监督全覆盖。2016年,市纪委派驻机构共立案115件,的权威和的优势初步发挥。

《十项措施》明确规定,派驻纪检组应将一把手履行管党治党责任、选人用人、廉洁自律等情况作为监督重点,每半年向派出机关书面汇报,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派出机关报告;派驻纪检组对一把手的问题能发现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不报告是渎职,必须严肃问责;派出机关应定期考核约谈派驻纪检组组长,督促其落实监督责任;一把手应及时向纪检组通报所在单位和个人重大情况等。

8实行一把手问题直报制度  

蔡鹏浩介绍,《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领导班子成员发现班子主要负责人存在问题,应当及时向其提出,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上级党组织报告;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纪委发现同级党委主要领导干部的问题,可以直接向上级纪委报告;下级纪委至少每半年向上级纪委报告1次工作,每年向上级纪委进行述职。

《十项措施》对以上规定予以细化,并作了制度创新,要求上级党组织定期听取下级班子成员对一把手的评价,发挥班子成员对一把手的情况比较了解的优势,强化对一把手的同级监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