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粤九成博物馆明年免费逛

2017-09-13 12:39:05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发布者:看广东谷勇点击量:

艾森网广东消息: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汤南 通讯员胡志慧)明年,广东九成以上博物馆将免费对外开放。昨日,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透露了一系列文化惠民的利好消息。据透露,“广东公共文化云”数字服务平台今年年底将上线运行,届时更多群众可享受便捷的网络公共文化服务。

大中小学生每年至少看1部戏曲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广东正实施100项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并将继续实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确保90%以上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2018年,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达到180,方健宏说。要完善博物馆服务设施,每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达到4000万人次以上。

方健宏表示,到2020年,累计引进或制作10个以上国际国内交流展览,新策划10个以上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展览,并加快向欠发达地区流动,确保城乡群众免费享受同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方健宏表示,目前,省文化厅正积极推进戏曲两个一场演出。在戏曲进校园方面,省文化厅正联合省直其他部门制定戏曲进校园工作方案。拟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覆盖的工作部署,力争三年内实现全省大中小学每年免费欣赏一场优秀戏曲演出。

广东公共文化云平台年内上线

在加快推进广东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数字化、社会化方面,方健宏表示,要完善村级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到2018年年底基本实现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建立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资源流通机制,到2020年年底全省具备条件的地区建立起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

方健宏透露,广东公共文化云数字服务平台将于2017年年底实现上线运行,让更多群众享受便捷的网络公共文化服务。

同时,广东将制定《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推进以传统工艺非遗项目为主的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设立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组织传统工艺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参加研修研习培训。

热点回应

Q: 迷你歌咏亭风靡卫生没保障?

A 摸清情况进行综合全面监管

近期,迷你唱吧盯准消费者的碎片时间快速发展起来。据行业估算,截至目前,向市场投放的迷你歌咏亭数量已超过3万台。迷你唱吧虽小,五脏俱全,市民花费十几元就能享受一次迷你KTV”服务。民声热线记者走访广州多个商圈发现迷你唱吧在卫生环境、消防安全等方面问题不少。

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启宇介绍,下一步我们要督促经营主体到文化行政部门备案,把备案信息推送到当地进行属地管理;同时,对其加强内容管理,刘启宇指出,如果发现违规的行为,参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进行行政处罚。此外,要不断完善迷你歌咏亭存在的卫生环境差、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

省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阳明华透露,文化部正开发一个平台,对有统一运营平台的迷你歌咏亭数据进行登记。9月底,省文化厅就可以掌握到投放迷你歌咏亭的情况,届时会对其进行综合性全面监管。

Q: 网络直播乱象丛生,怎么管?

A 违规网络主播要纳入黑名单

阳明华介绍,2016年是网络直播元年,平台数量、用户人数、直播内容都呈爆发式增长。网络直播的受众非常多,所以资本以及投资都在进军,发展快,问题多,因此网络直播乱象丛生。

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全省执法力量查处了一批大案要案,阳明华举例说,比如虎牙、YY等网络直播平台涉嫌违反社会公德,宣扬淫秽色情违法内容,都被查处了。同时,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检查,集中在一个地方检查,对平时违法行为发现率高的提高检查频次;试行黑名单和警示名单,把违规的网络直播平台、网络直播主播纳入黑名单或警示名单

阳明华指出,无证的网络直播平台是重灾区,尤其是APP,处于不可控范围上半年已发文要求省内各大手机平台,凡是没有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的APP全部都要下线。他透露,省文化厅准备近期集体约谈省内的网络直播平台,要求他们加强内容审核。

Q: 南越国木构水闸如何逃脱消亡命运?

A 已加大保护资金 先保护好再活化

近日,一篇题为《这个深藏在闹市地下的国宝,12年来却只能腐朽消亡》的网帖,受到网友们的关注。网文讲述了位于越秀区光明广场负一层的中国现存最早的水闸遗址——南越国木构水闸从发现到文物保护过程的困境,尽管业主方对文物活化做出努力,却因人流量严重不足、资金压力导致保护状况不容乐观。

方健宏介绍,十几年前发现了这处遗址后,当时根据地方和文物部门共同协商的结果,采取在不影响建设的同时又保护文物的措施;并根据文物法谁使用谁负责的规定,由使用单位为主承担文物保护责任。近几年,文物部门并未因为使用单位负责就放弃管理责任,广州市文广新局已经加大了保护资金的支持。据透露,市文物局已投入80万元进行前期勘察,明年还将申请国家专项经费,减轻业主单位压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