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缘何脱颖而出

2018-04-11 23:01:55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遗址总面积100万平方米

  2016年4月 国家文物局批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项目

  2016年11月 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正式启动

  2017年4月 首期水下考古收官,发掘面积约1万平方米,出水文物3万余件

  2018年1月 第二期水下考古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发掘仍在进行中

  2018年4月 江口沉银遗址荣获“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它是入选的唯一明代遗址、唯一水下考古项目

  ●它是一次特定时代、特定人物、特定事件对应的考古发现

  ●它是全国首次志愿者全程参与的一次考古发掘

  出水各类文物

  3万余件,来源北至河南、南至两广、西到四川、东到江西,涵盖明代大半个中国

  部分重要文物

  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册封藩王等的金册、银册,铭刻有年号、地点的明代官银等

  新方法和新技术

  河道内临时围堰解决发掘平台,金属探测器确定重点发掘区域,全站仪精确定位文物坐标,三维成像和航拍技术采集文物信息

  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发掘区。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由国家文物局主导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以其专业和严苛,被誉为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2017年度考古新发现竞争尤为激烈,入围终审的项目由25项增至26项。而从考古项目的年代而言,属于明末考古的“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显得尤为年轻。在众多优秀考古项目中,江口沉银遗址何以脱颖而出?

  竞争异常激烈

  2017年度是考古收获非常丰硕的一年,入围的26个项目发掘成果和研究水平都可圈可点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已举行20多届,每届入围终审的项目为25项,但2017年度入围项目却增至26项。这并非评审规则有改变,而是评选从初审开始就异常激烈,最终因有项目并列的原因,终审项目不得不增加。

  在4月9日的终审启动仪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表示,2017年度是考古收获非常丰硕的一年,入围的26个项目无论是史前时期,还是以往考古项目并不丰富的宋元明时期,发掘成果和研究水平都可圈可点——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完整保存着从旧石器时代到3500年前古人类生活、居住的遗存;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出土一具包括完整头骨在内的人类遗骸,距今约16000多年;福建明溪南山遗址是典型的洞穴遗址,出土的磨光黑陶和多样纹饰的磨光白陶极富特色;浙江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发现了目前我国最早的制作海盐的证据……这些考古项目分布广泛,从旧石器时代直到明末,且特色丰富多样,既有洞穴遗址、墓葬、帝陵,也有祭祀遗址等。

  来自全国考古界的专家们在两天内听取了26个项目的考古成果汇报,“十大”究竟给谁,大家十分为难。

  兼具多重价值

  除了出水文物的艺术价值,该项目在历史价值及科学的发掘方法等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不过,江口沉银遗址从参评开始,便一直备受关注。在专家眼里,除了出水文物的艺术价值,该项目在历史价值及科学的发掘方法等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4月10日,江口沉银遗址项目领队刘志岩在评选揭晓后总结了此次考古三方面的意义:“从考古学角度而言,这是一次特定时代、特定人物、特定事件对应的考古发现,这在以往的考古项目中相当少见。此外,它从历史学和民族学的角度,解决了史学界争议多年的张献忠是否沉银的问题,为张献忠屠蜀及此后的湖广填四川提供了考古证据。”而在更广的时间和空间来看,刘志岩认为这次考古对研究明末农民起义的相关问题也提供了帮助。

  事实上,此次考古的价值早在去年文物出水时专家就已有定论。业界不仅认为这次考古用实物证实了张献忠沉银不是传说,还为明史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说,这次考古出水的金银册,对于研究古代册命制度具有极大意义,“从西周开始就有册命制度,它演变到明代是什么情况?这次发掘结合史料记载,将推进这些研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世瑜则认为江口发掘,最直接的价值是可以推动张献忠农民起义的研究,“相当程度上填补了空白。”

  运用科学手段

  开创了考古新方法,为今后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经验借鉴

  江口沉银遗址发掘所运用的科学考古方法和新技术,也成为一大亮点。

  遗址在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文物主要夹杂在江底的石头和泥沙之中。针对这一情况,最终采取了围堰考古发掘的方式:在遗址周边围堰抽水后,在河底进行层层发掘。这种方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少见,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此次考古的成功进行,开创了考古新方法,为今后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经验借鉴。不仅如此,这次考古也采用了大量高新技术,如无人机加载航磁仪、地质雷达、电法勘探仪、磁法勘探仪等等,增加了考古工作的便利。

  评选时,江口沉银遗址是网络上呼声最高的项目之一,因为它符合了公众对考古即“寻宝”的认知。

  其实,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从启动时就备受公众关注。“张献忠究竟沉了什么宝藏?”“考古人员如何从江底发掘文物?”考古项目直接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参与发掘,为公众揭开考古工作的神秘面纱。

  此次评选的终审评委、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告诉记者,考古发掘的同时开展公众考古活动,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发掘全程都有志愿者参与,这在全国尚属首次。而此次“十大”的评选标准,充分考虑了公众的参与关注度。因此,保持开放的公众考古态度的江口沉银遗址,又增加了入选的重要筹码。(记者 吴晓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