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李后强: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窗口和机会窗口已到来

2018-04-17 21:47:20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在李后强看来,乡村旅游、乡村民居、乡村文化、乡村生态的价值必然日益提升。图为宣汉县君塘镇杨烈新村全景图。

  乡村振兴首当其冲,就是产业兴旺,不仅是农业生产,还要多业并举。——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

  4月9日,春光明媚。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一场特殊的座谈会在柳荫下开始了。“这里的魅力让我惊奇。”英国驻香港总领事王海恩迫不及待地发言。宽敞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川西民居式乡村别墅,战旗村的发展让包括王海恩在内的七国驻港总领事们不由自主地点赞。

  作为四川乡村振兴的一个样板,战旗村的崛起,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当前,四川已经全面吹响了振兴乡村的号角。如何实现振兴乡村点上发展到面上开花?乡村振兴如何实现产业兴旺,农民更富,乡村更美?4月16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畅谈实施乡村振兴的四川路径。

  规划先行 杜绝“锦上添花”式搞示范

  乡村振兴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规划先行,谋定而动。今年省委一号文件首次将“坚持规划先行”单列,并置于第二部分,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工作。

  李后强表示,四川要谋篇布局,制定好全省乡村振兴的总体规划方案。以此作为引导的约束机制。规划的制定要考虑到人口的双向流动是常态,过去户籍为主的乡村固化的居住形态一定会发展改变。规划的制定要让农民充分参与其中。

  “四川村庄数量众多,特征各异,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能采用相同的模式同步推进,而要根据不同村庄的特征进行分类,因地制宜制定振兴措施,分轻重有先后的推进。”李后强谈到,要特别注重在乡村衰退严重和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乡村振兴试点,防止简单地在区位条件好、产业发展基础好、已经开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区域,“锦上添花”式地推进乡村振兴示范。要搞清乡村振兴与城镇化的关系,充分考虑人口流动,遵循生产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和法规的遵循性。

  多业并举 发展更多元的产业形态

  乡村振兴首当其冲,就是产业兴旺,不仅是农业生产,还要多业并举。李后强说,在做强我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同时,要加强乡村第二产业发展,通过建立产业园区等方式引导城市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乡村的特定区域集中;要大力繁荣乡村第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更多元的产业形态,例如康养农业、医疗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等。要建立基于四川分散、小规模土地基础上的适度规模的新的产业构成和经营方式。

  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必须着眼于“新田园时代”背景,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创造“现代田园”,使田园综合体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新支点和新引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样本,成为高端人群的集聚地。

  如何建设田园综合体?李后强提出,一是集中连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田园综合体区域内“田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做大做强传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创意农业,构建支撑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产业体系。三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环保生产新技术,促进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农业生产残余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再利用,加强农业环境综合整治。

  培育动能 把集体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没有集体经济实力做支撑,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必须把集体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李后强提出,要全面深化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省尽快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界定,大力推进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集体资产股权“双固化”,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地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积极探索符合四川实际的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鼓励以集体资产股权入股等形式组建集体资产管理公司、股份经济合作社等经营实体,探索集体资产出租、集体入股分红、集体经营收入等多种经营方式,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要探索财政投入资金壮大集体经济新机制,通过为集体经济薄弱村注入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鼓励其市场化运作,滚动做大集体经济实力。

  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在农业支持和保护制度、集体经济产权制度、经营组织制度和政策等方面不完善而诱发的矛盾和难题。“只有改革,才能释放潜能、激活资源、破解难题、构建新的发展动能。”李后强说。

  人才建设 想方设法留住年轻人

  乡村振兴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就是“人”,农民生活好了,干劲足了,农业农村的发展才会一片生机勃勃。“新型农民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李后强认为,要着力打造好几支队伍。

  基于此,他认为,首先要打造好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队伍。坚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支新时代的有四川特色的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科研队伍,充分发挥基层科技农业服务队伍作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传播者和农业生产一线指导者的作用。其次,打造好乡村基层管理队伍。创新乡村工作队伍管理机制,让更多年轻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担任乡村领导职务,加大大学生村官的招聘力度,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通过“特岗计划”等方式鼓励优秀人才担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农技员。

  最后是打造好农业生产经营队伍。培育农业创业创新的优秀骨干人才,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青年农场主、返乡创业人员作为打造“三农”工作队伍、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完善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政策和扶持政策,想方设法留住年轻人,吸引年轻人务农。”他表示。(记者 张想玲)

  点/评

  实施乡村振兴 四川的优势十分明显

  实施乡村振兴,四川的优势十分明显。

  李后强说,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具有良好的基础,而且还面临一系列有利条件和重要机遇。国家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难得的政策环境。

  四川省工业化已经进入中后期,城镇化率已接近50%,意味着城市和工商业对农业农村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趋势将更为有力。经过不断改革,四川省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程度逐步提高,城市资本、技术、人才向乡村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乡村自然环境优美、生态优势突出、农耕文化浓厚、民族文化丰富,随着人民消费结构提档升级和消费模式转变,乡村旅游、乡村民居、乡村文化、乡村生态的价值必然日益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空间将不断拓展。

  “可以说,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间窗口和机会窗口已经到来。”李后强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极其丰富,不仅涉及乡村产业的振兴,而且涉及乡村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的全方位、全领域、全系统振兴。不是以前“三农”工作的简单翻版,而是在理念、价值取向、战略布局、发展模式上的重大创新。不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权宜之计,而是根本长远之策。不是让工业化、城镇化停下脚步,而是改变城市偏向的发展思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郫都区友爱街道青冈村党支部书记黄正洪:

  不仅是管理者 更是经营者

  成都市郫都区友爱街道青冈村党支部书记黄正洪有一套“八小时哲学”。“人与人的区别在于八小时后,即正常工作时间之外。”所以,包括本该享受春日暖阳的周末,他在村内带着专家或艺术大师到处“转悠”,寻找村内可深挖的资源。

  黄正洪告诉记者,自从在2月底3月初参加了两场郫都区乡村振兴干部人才培训后,他意识到自己还得加快脚步。同时,黄正洪也更加明确着自己的定位:不仅是乡村的管理者,更是经营者。“要学会整合资源引入活水,更要深耕特色,亮出青冈村的品牌。”

  引活水 资源盘活和精神建设两不误

  青冈村,这个被西源大道贯穿的村落,正为初春积极添绿。但目前的绿植景观打造对黄正洪来说还不够,因为他还想在这进村的“门面”上,就凸显出整个村艺术和文化的定位。

  “你看那我已经预留好绿地,当严永明老师的雕塑馆,以及吕建军老师的彩陶馆落成后,我就把具有青冈村特色的雕塑或彩陶作品搬到这里。让游客们‘一进门’就可驻足留念,体验我们的陶艺文化。”黄正洪指了指在二绕高速与西源大道相接拐角的空地介绍道。“从这里出发,以后更多的艺术作品会出现在村上。”

  “不可否认,我们有‘乡愁’。愁在劳动力缺乏,愁在精神建设没跟上。我们如何调动,又如何为村里引入‘活水’是关键。”黄正洪表示,艺术馆的入驻,以及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就有助于带动农村劳动力。“为其安排馆内职务,让他们农闲时有活干。同时对整个村的文化内涵提升也是一种推动。”

  在黄正洪心中,这样的产业打造和氛围营造影响更是深远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关键的是要振兴人才队伍。当村子拥有新面貌新风尚时,将会吸引更多年轻的‘活水’流入,带动发展。”

  亮特色 实现特色产业升级转型

  “青冈村的发展需要定位。而这个定位,需要植根自己的特色。”黄正洪认为,战旗有唐昌鞋,青冈村也亮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带动相关产业的起步发展。

  除了在雕塑和陶艺方面下功夫,走出“文化、艺术、体验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民宿客栈”之路,黄正洪指出村上更要挖掘或巩固已有的优势资源,升级发展。“比如青冈村拥有着六十年止水大头菜的种植历史,且没有经络质地鲜嫩,一直是我们的优势农产品。”不故步自封,如何增加产品附加值,为村民拓宽致富路,黄正洪明白对接资源,实现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升级转型很有必要。

  “所以最近我也在忙着和省内调味品商家进行对接。达成合作后,我们可以提供原材料的种植生产,粗加工甚至运输,然后再转入工厂进行深加工变成瓶装可口下饭菜。这样第一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第二也促成农产品的升值。”(记者 杨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