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围墙是画板 一个个成都的老故事“跃然墙上”

2018-04-18 22:38:32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成都市成华区中环路二仙桥西路城市手绘景观文化墙,让路过的市民仿佛走进“时光隧道”。记者 衡昌辉 摄

  4月11日上午10时,在成都中环路二仙桥西路一处墙面上,艺术家正在挥毫泼墨,一个个成都的老故事“跃然墙上”。

 

  这条长约2公里的城市手绘景观墙,通过43幅精心设计的手绘图案,生动讲述成都市成华区范围内从古蜀时期、工业文明、现代城市到文旅成华四个时期的发展演变历程和文化记忆。

  “景观围墙绘制工作自3月中旬开始,全部采用现场手绘方式,画手们清明节也没休息,完成后将成为成都市当前最长的城市景观墙。”成都市成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文化美景“爬”上街巷墙面

  手绘景观墙,对成都人来说并不陌生。就在不久前,成都市锦江区水井坊街道锦官驿社区一道墙面上的手绘风景就在网上引起热议,被网友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这是一幅铅笔素描组图,由75岁的锦江区居民龚素清耗时5个月创作。画面分为两卷,展示了上世纪50年代成都东门大桥到九眼桥之间的繁华景象,总计12.3米长。

  为什么铅绘“老成都”?龚素清的答案很简单: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画作,给自己留一份念想和回忆,也给后人留一份记忆。

  同样以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入画,参与设计成华区二仙桥西路景观墙的专家告诉记者,定稿的43幅画面,全都是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精心修改而来,为了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每一个时期的内容,都特意选择了适宜的表现手法,“比如古蜀时期以皮影的画风体现,工业文明选择了带有历史感的重油彩画风,现代城市绘制成写实轻油画,文旅成华则以色泽逐渐明艳的抽象动漫油画风格体现。”

  这样的景观墙,或许将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成都人的视野中。记者了解到,武侯区玉林街道在实施“花开玉林”工程时,将“墙头手绘芙蓉”作为打造街景的重点;成华区桃溪街道的踏水桥北街等地,也在进行类似的探索。

  墙画虽好但也不要“随便画”

  “结合地域人文特点和街区景观打造做好规划,利用街道两侧的围墙进行文化长廊策划创作,可以成为街道特色景观和社会宣传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华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手绘墙这种形式鲜活、通俗易懂,既宣传了正能量,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同时也美化了社区街道环境,丰富人文气息,是一个双赢的事情。

  四川民俗学家刘孝昌同样也注意到了手绘墙的兴起。“成华区2公里长的历史文化手绘墙和武侯区的芙蓉花上墙,我都去看过,效果很不错。”

  刘孝昌表示,墙画这一形式在上个世纪一段时期内曾经非常盛行,是当时宣传政策和进行科普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墙画表现手法和内容上更丰富了。”他以泡桐树小学学生们的手绘墙为例,“每天上学都可以看到,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艺术教育。”

  但刘孝昌同时也表示,墙画是个好事物,但也不能“随便画”。他认为,创作墙画,要在不影响街景、环境和城市美观的前提下,在学校周边、居民院落周围,通过专业人士的创作呈现出来。“如果是乱喷画、乱涂鸦的那种,我是坚决反对的,而且交通要道等地方一定不能成为创作的空间,不仅影响城市美观,也影响交通安全。同时,墙画的内容一定要健康向上,传递积极的正能量。”

  此外,他还建议墙画内容要和当地的院落、街景、历史有机地融合起来,“不然反而不美。” (记者 张明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