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时代之问:千年古城成都如何从“新”起航

2018-04-26 22:47:48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扭膝、摆腿、拉伸……兴隆湖畔,清风习习,璀璨的灯光下,一群年轻人正在绿道上做着热身运动。

  27岁的成都市民罗娜,就是其中一员。从小不爱运动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跑跑族”。

  “爱上跑步,因为家门口的这个湖,因为跑道太美了!”罗娜白天工作很忙,晚上酣畅淋漓地跑上一段,总能放松心情。因为跑步,她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大家在湖边的咖啡馆里小憩,聊运动、聊工作、聊人生。

  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绿色正悄然改变着“罗娜”们的生活,改变着千年古都的发展格局。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成都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城市崛起时代机遇,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担当。历史正在见证这一进程——新发展理念光辉照耀蓉城大地!

 

  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成都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记者 吕甲 摄

  新理念催生新格局

  幸福生活见证科学发展

  从小村庄到大城市打拼,曾是大多数年轻人奋斗的轨迹。然而,在蒲江县明月村,却出现了“逆潮流”——越来越多年轻人返乡当“村民”。

  辞去工作,24岁的李凯回家了。经过装修改造,两层高的老房子变成了古朴风与时尚范交织的民宿,周遭是“推窗见绿、开门见田”的桃源景致。一经推出,立即成了备受青睐的“网红”。 “没想到,家乡这么偏远,竟成了‘文艺圣地’。” 李凯说。

  明月村,距离市区90公里,曾长期戴着“市级贫困村”的帽子。如今,这里云集了40多个文创项目和100多名文化创客,包括前知名媒体人宁远、国家工美行业艺术大师李清等。

  明月村之变,源于创新。在党委政府引导下,村里以茶园竹海为基底,以陶艺扎染古技为特色,发展文创旅游。去年,村里接待游客逾18万人次,旅游年收入逾8000万元。当地百姓常说,以前家中劳作一年,比不上现在一月。

  明月村只是成都贯彻落实中央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示范村。一座座美丽乡村,帮市民们找回了乡愁,也带富了一方百姓。

  安逸恬静是明月村最写意的味道。从这里一路向东,跨过龙泉山,你将看到另一派景象——“东进”区域热火朝天。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300多台装载机、挖掘机、破碎机、运渣车来往穿梭,800多名工人挥汗如雨……这是淮州新城通航机场和通航产业园建设现场。

  规划编制、手续报批、现场施工管理,通用航空产业局负责人李文博平均每天工作10个多小时。他笑言,虽然忙得像陀螺,但看着水上飞机跑道、标准化厂房从施工图变成实物量,很欣慰、很自豪。

  重点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化项目推进,让“东进”区域一天一个样。一个月前,天府奥体城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30年举办亚运会、50年举办奥运会,成都把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与申办奥运会远大目标相结合,向世界宣示打造国际赛事名城的雄心。

  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地方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相继出台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催生发展格局深刻变化。

  城市形态变了。改变了圈层发展模式,推动形成“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多层次网络化城市空间结构,由 “两山夹一城”的逼仄变为了“一山连两翼”的开阔,为永续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发展动能变了。统筹规划66个产业功能区,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区域错位发展格局正在形成;聚力发展新经济,去年新增新经济企业3.57万家,总量指数稳居全国第6位,新旧动能转化加快推进。

  治理体系变了。把城乡社区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国率先设立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治理体系全面建立,群众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共建共享格局显现。

  城市品质变了。建设天府绿道,为城市铺就 “翡翠长廊”;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天府镶嵌“城市绿心”。2017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24天,创五年来最好水平。

  点滴变化折射时代光辉!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幸福的生活、灿烂的笑脸,就是城市科学转型发展的生动注脚。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

  格局之变回应“时代之问”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成都两千年城名未改、城址未变。在新时代历史关头,为何要下定决心推动发展格局转变?

  “昔日的天府之国,正面临着生态环境容量趋紧、资源集约利用不足的瓶颈,发展与宜居‘背离效应’凸显。”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创新中心副主任陈怡星直言不讳,交通拥堵、大气雾霾、服务短板,“大城市病”接踵而来,发展不可持续,调整迫在眉睫。

  对此,市民也深有同感。成都摄影爱好者田相和,是资深的“追峰人”。他坦言,前些年,难见晴好天气,别说贡嘎山,就连拍西岭雪山、四姑娘山幺妹峰都难。

  去年,成都 “铁腕治霾”,关掉1.4万多家“散乱污”企业,淘汰100家企业落后产能……蓝天多了,田相和如愿了——他在楼顶拍到了 “雪山全景图”,照片上网,瞬间“刷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问题导向。百姓的痛点、发展的难点,成为成都深化改革、调整格局的重点。

  “山水之隔,本是城市发展天然屏障。实施‘东进’,不仅彰显了勇气和担当,更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高级城市规划师李晓江认为,“东进”既有利于成都产业和人口合理布局,还能服务全川和西部,发挥好首位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助力成渝城市群建设。

  调整格局,成都并不只会“做加法”。着力保护生态本底,成都主动引导人口、生产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合理布局。在西部传统灌区和水源地,调减城乡建设用地183平方公里,修复川西林盘,推动农商旅融合发展;在中部人口密集区,调减规划人口185万人,给市民更多开敞活动空间。

  协调发展,成都还会“做乘法”。以产业功能区为例,坚持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业宜居的发展导向,重塑的不仅是产业格局。杨进在高新西区工作,公司有宿舍,但过去周边配套差,看场电影都要进城。如今,建起了商业综合体,厂门口就能休闲娱乐。他常开玩笑,不进城,就是不添堵。

  未来的城市竞争,比拼质量与效益。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CEO汤继强很关注成都新经济。他说,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被称为“新四大发明”,是我国领跑全球的例证。成都要打造最适合新经济发展的城市,折射出了党委政府敏锐的时代洞察力。

  察势者智,驭势者强。几天前,全市局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举行,再次系统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旋律,我们能贡献什么?

  答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新考卷,我们能贡献什么?

  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我们能贡献什么?

  开班式上,启于“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思辨支点,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接连抛出新时代“三问”,要求每一名党员干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都要认真思考、细致作答。

  时代之问考验责任担当!回应责任之问、民生之问、机遇之问,这就是成都调整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起点。

  新视野开辟新境界

  狠抓落实擘画现代化新天府

  凌晨,邛窑遗址公园,青年邛窑大师李清泉难掩激动——刚刚完成复建的千年文君窑完成了首次烧制。始于东晋,成熟于南朝,盛于唐,跨越八个多世纪的中国古邛窑窑火复燃。

  古老技艺复兴并非偶然。这是邛崃以开放的视野,深度挖掘传统文化价值的结果——以邛窑遗址为核心实施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和文创开发。

  边远不边缘!邛崃本是距离市区最远的区(市)县之一,但当地主动作为,用现实发展回击了一段时间存在的 “基础条件论”和“区位优势论”,成为了 “主动抓落实”的 “标兵”。

  2018年,是成都市委确定的“全面落实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看望慰问干部群众。节后上班第一天,成都召开“全面落实年”大会。会议很短,仅52分钟,将更多的时间留给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什么?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工作的具体要求,落实新发展理念。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都致力于夯实实体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还特别注重培育“独角兽”,专门规划了一座“独角兽岛”。

  不久前发布的“独角兽”名录,新潮传媒位列其中,让成都实现了“零的突破”。这家企业将传媒与科技相融合,产品目前已覆盖45座城市,今年有望突破100座。

  优雅时尚、乐观包容的天府文化,让成都企业的创新创造常常出现“爆款”。成都极米科技的“无屏电视”,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咕咚”不仅做火了国内智能运动市场,还将“线上马拉松”输送到了欧美;博恩思刚刚获得1亿元A轮融资,“中国造”手术机器人加速出炉……

  企业成长,离不开人才集聚。“人才新政”实施以来,已有16.4万青年人才落户成都。据领英发布的《2018年中国人才招聘趋势报告》,成都人才吸引力指数超过北京、上海、广州,居全国第三;“海归”创业选择的城市排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也居全国第三。

  宜居宜业,才能留住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天府新区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成都正在狠抓落实,打造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坚持国际视野、长远考虑,在公园城市规划建设专题研讨会上,“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认为,成都规划坚持和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生态”。“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山水相同的城市,我们要学会尊重和保护山水生态。”

  “列备五都” “扬一益二” “天下名镇之冠”……从历史深处走来,成都一直是中华文明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公园城市是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建设的全新课题,成都正努力成为理论和实践的先行者和引领者。

  到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到2035年,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全面建成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这是成都市民的“中国梦”。何以逐梦,唯有开放!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成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着力打造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与世界共享时代机遇。

  去年5月启用的“中国-欧洲中心”,迎来了125家欧洲机构申请入驻;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如火如荼,“一市两场”国际航空枢纽格局加速形成,国际地区航线已达106条;蓉欧快铁已开通16条国际班列线路,开行量位居全国中欧班列首位……

  开放倒逼改革,改革成就梦想!沐浴着新发展理念的光辉,一幅“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正徐徐展开。(记者 徐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