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省成立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背后有何改革深意?

2018-05-02 22:04:4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律师能参与审查认定法官、检察官是否失职,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事。”4月25日,接过四川省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委员的聘书,四川明炬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宗旗不无感慨。

  当天,省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简称“惩戒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标志着四川省有了对法官、检察官履职行为进行专业审查把关的第三方组织。

  四川省成立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背后有何改革深意?记者进行了采访。

  为何成立

  “自查自纠”变第三方评判彰显公平

  “惩戒委员会是中央要求的司法体制改革内容之一,目的是落实法官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完善法官检察官惩戒与保护机制,最终促进四川省法官检察官依法行使职权、防止司法腐败、提升司法公信力。”谈及这项改革的意义,省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司法责任制强调“让审理者裁判,让裁判者负责”,也要有相应机制强化法官、检察官的责任。

  惩戒委员会的监督功能不言而喻,保护功能如何理解?

  第一届惩戒委员会主任、原省法院副院长文敬认为,这要从惩戒委员会的中立性说起。“有了惩戒委员会,法官、检察官是否失职的情况就不再只由法院、检察院自己评判,一方面能杜绝因袒护而处理过轻的情况,另一方面能避免误罚或处理过重的情况,这就是对法官、检察官履职的保护。”

  惩戒委员会委员、省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处副处长蒲伟也认为,相对于司法机关此前的“自查自纠”,由惩戒委员会来评判彰显了公平。

  王宗旗认为,惩戒委员会委员构成的多样性体现了其中立性。《四川省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章程(试行)》已经四川省社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会议审议通过。该《章程》明确,惩戒委员会由29名委员组成,包括:省委政法委代表1名、省人大代表2名、省政协委员2名、法学专家2名、律师代表2名、政法实务工作者代表4名、法官代表8名、检察官代表8名。还特别规定,惩戒委员会主任从实践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资深法律界人士中推选,省委政法委、省法院和省检察院分管领导分别担任副主任。

  “中立性也贯穿于具体履职中。”上述社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比如,惩戒工作会议由15人组成,除主任、副主任外,其他11人随机从委员中抽选;惩戒委员会对审议事项实行集体讨论和票决制,表决意见须经工作会议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存在可能影响公正的情况,惩戒委员会委员应当回避。”

  如何运行

  审查认定专业审慎确保公正权威

  法官、检察官本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角色,对其履职行为的评价,如何做到公正权威呢?

  文敬认为,打铁还需自身硬,惩戒委员会委员的专业素养决定着审查认定意见的权威性。

  对此,《章程》对惩戒委员会委员的任职条件作了限定,比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当具备法学专业背景,其他委员需从事相关工作15年以上,法官、检察官代表还需是全国、全省业务专家或获得过国家、省部级表彰或荣誉称号。

  “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保障。”王宗旗介绍说,《章程》对惩戒委员会的运行机制作了详细规定。首先,各级法院、检察院发现法官、检察官有涉嫌违反审判、检察职责的行为,应上报省法官惩戒工作办公室、省检察官惩戒工作办公室,由办公室组织调查,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对需要认定是否构成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提请惩戒委员会审议。其次,由惩戒委员会召开惩戒工作会议,对法官、检察官是否违反审判、检察职责进行专业审查认定,提出构成故意违反职责、存在重大过失、存在一般过失或者没有违反职责的意见。最终,由当事法官、检察官所在法院、检察院根据认定结果并依照有关规定作出惩戒决定,给予相应处理。在此过程中,《章程》规定有关法院、检察院需承担举证责任,当事法官、检察官有权进行陈述、举证和辩解。事实不清的,经惩戒委员会表决,应重新调查。

  此外,惩戒委员会作出审查认定意见并非“一锤定音”,当事法官、检察官或其所在法院、检察院对审查意见有异议的,可提请再次审议。

  “这些程序上的审慎,能一定程度上确保审查认定意见的公正权威。”王宗旗表示。(记者 任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