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茶树成了“脱贫树”

2018-05-06 10:52:0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这阵子,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木门镇三合村的村民们忙着采摘新茶,笑容挂在淌着汗水的脸上。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旺苍举全县之力,把茶叶打造成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2017年,茶农户均茶叶收入8760元,全县的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4.7%下降至2017年的4.7%。

  茶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县域经济底色由“黑”转“绿”

  旺苍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长期以来,煤炭及其附属产业一直是县域经济主导产业。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旺苍及时瞄准以茶叶为代表的绿色产业,实现县域经济由“黑”到“绿”的转型发展。“我们提出优先发展有机茶叶,巩固提升绿茶,突破性发展黄茶的思路,茶产业已经成为我们脱贫奔小康、振兴乡村的支柱产业。”旺苍县委书记刘亚洲介绍。

  龙头高昂,产业才能兴旺。旺苍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鼓励农户通过土地、资金入股获得比较稳定的长期收益。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3919个,带动3.5万农户种植茶叶9.3万亩,其中7212户贫困户种了1.7万亩。“在茶叶基地建设、品种改良、科技增效、精深加工、电商促销等产业链多个环节,公司发挥龙头作用,与茶农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带动茶农尤其是贫困户增收,同时通过发展黄茶产业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四川米仓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旭伦说。

  品牌打响,茶叶才能畅销。旺苍县政府引导20余家企业联合组建了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整合全县10余个茶叶品牌,对外统一推出“米仓山茶”区域公共品牌,并大力宣传推广。如今,旺苍成功创建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及中国名茶之乡,“米仓山茶”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多次在国际国内名茶评比活动中荣获金奖,“广元黄茶”等4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今,“米仓山茶”不仅畅销国内多个城市,还成功打入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海外市场。

  产业融合,效益才能倍增。旺苍种茶、制茶历史悠久,汉朝时就产朝廷贡茶,在高阳镇宋江村高阳坡上,千年古茶树枝繁叶茂。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的高阳坡千年贡茶园、木门有机茶叶主题公园、米仓古茶道等茶旅文化项目,促进一产三产融合发展,大大提升了茶产业综合效益。

  “三园联动”,茶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

  远望木门镇三合现代农业园区的生态茶园,云雾缭绕,近看才发现是喷灌系统在给茶树浇水。除了喷灌系统,茶园里还应用了即时气象、视频监管、移动巡检、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设备和技术。“就是靠这样的现代化生产方式,我们才不用再看天吃饭。”七里香家庭农场负责人谭波指着自家的茶园说。

  “现代农业园区是保障农业优质供给的基地,我们坚持每年建1个万亩现代农业园,每个当年脱贫的贫困村建1个标准化示范园,带动贫困户建起特色微庭园,通过‘三园联动’助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刘亚洲介绍,旺苍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茶产业作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有力抓手。截至目前,旺苍全县已建起万亩亿元茶叶示范园8个、千亩千万元示范园30个和百亩百万元示范园100个,全面普及了诱虫板、频振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措施和自动化、清洁化加工技术,大大提升了茶叶生产的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

  “依托茶叶产业园,村里建成了500亩茶叶‘一村一品’示范园,118户农户发展起了1亩以上‘茶叶+其他种养’的特色微庭园。”农建乡农建村党支部书记石军说,“三园联动”之后,贫困户去年人均增收5535元,有力促进全村如期脱贫摘帽。

  孙全思是三合村一组的贫困户,妻子因为残疾几乎没有劳动能力,家里还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娃儿。这几年三合村茶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孙全思也将家中4亩土地入股到木门镇龙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并且全年在合作社务工。2017年,孙全思土地分红3000元,务工收入1.1万元,顺利脱了贫。统计数据显示,像孙全思一样,旺苍全县已有1153户贫困户4030人依靠茶叶脱贫致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