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防晒界有个新晋“网红” “黑科技”防晒丸真能防晒吗?

2018-05-06 10:53:3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进入五月,也到了一年当中紫外线最强的时候,除了传统的防晒霜、防晒衣,今年口服的“防晒丸”成了当仁不让的“网红”,有不少美妆博主推荐。按照厂商的宣传,这种口服的药丸能增强皮肤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还可以修复受损的肌肤,帮助细胞生长和愈合。但前不久,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接诊一位服用防晒丸却还是被晒伤的患者。

  专家表示,长时间户外活动,“网红”防晒丸不能代替防晒霜、遮阳伞、帽子、墨镜这些“传统”的防晒措施。 通讯员 李珊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于丹丹

  病例

  女孩吃了防晒丸 结果……

  不喜欢防晒霜 带防晒丸去度假

  据钱江晚报报道,小林是一个女高中生,清明假期和家人一起去了趟冲绳玩。虽然当时才四月份,但冲绳的纬度比较低,海边的阳光照射很强烈。

  在逛当地的药妆店时,一个销售给她推荐了一款防晒丸,告诉她只要每天服用,哪怕偷懒没擦防晒霜,也不用担心被晒黑。再搭配一个美白丸,不仅不被晒黑,甚至还能变白呢。小林向来不喜欢防晒霜涂在皮肤上的厚重感,一下子就心动了,防晒丸和美白丸各买了几盒。

  后来到海边的沙滩玩耍,小林帽子还是戴的,泳衣外面的防晒衫也穿着,但防晒霜就涂得不大用心了。不仅使用的量不够,遇水之后也没有及时补涂。

  海边被晒伤 一直红肿脱皮

  两天晒下来,小姑娘的脸、脖子、背部都被晒得红红的。回国后,小林晒伤的部位一直红肿、脱皮,还伴有刺痛感,于是来到市中医院皮肤科就诊。

  该院皮肤科王小勇主任提醒她,皮肤的红肿脱皮应该很快会好转,但晒黑的皮肤,恐怕要半年到一年才能慢慢白回来了。得知小姑娘是因为迷信防晒丸才没有认真涂防晒霜时,他有点哭笑不得。

  连线专家

  “黑科技”+“网红” 美妆博主狂推的防晒丸到底是什么?

  A 防晒丸到底能不能防晒?

  成分多是抗氧化补充剂和维生素

  记者发现,防晒丸是防晒界新晋“网红”,很多美妆博主还专门推荐过。在一个化妆交流的APP上,近期就经常有美妆博主晒出正在服用防晒丸的效果。其中一名美妆博主晒出国外代购的一个西班牙品牌防晒丸,据称主打的功能是抗氧化,抵御紫外线对于皮肤的伤害,可配合同一品牌的防晒霜使用。不过她强调说,“并不是吃了防晒丸就不要涂防晒霜了,真要是户外活动,脸、脖子、身体一样都不能落。”

  在某购物网站上,记者输入“防晒丸”,跳出9页相关产品,均来自海外,有产自西班牙、美国、新西兰,最多的是产自日本。记者进入其中一个品牌的旗舰店,店内介绍这种防晒丸是获过专利的“黑科技产品”,每日服用一粒,可以避免防晒霜涂抹量不充足导致的晒伤,达到360度周全防护。而主要功效是抗氧化,防止光老化。

  记者查阅了几种热销的口服防晒产品,其主要成分标的就是抗氧化补充剂和维生素。有的抗氧化补充剂,含有从植物中萃取出的抗氧化成分;某些维生素,帮助修复皮肤的损伤。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去年发布的《皮肤防晒专家共识》中提到,口服药物或食物补充剂,通过对抗光氧化损伤、修复细胞膜和DNA、减少炎症反应等途径,减轻光损伤。但这是作为遮挡性防晒和涂抹防晒化妆品等的一种补充。

  昨天,记者也就防晒丸咨询了南京市中医院皮肤科吉慧慧医生。她告诉记者,因为对这些口服的防晒丸或美白丸具体成分并不清楚,对其能否达到其宣传的防晒效果无法评价。但是这些内服的产品,作为防晒的一种手段,是不能取代日常的穿衣、打伞以及涂擦防晒霜的。

  另外,作为一个混合成分的药丸,支持它的有效性的相关研究数据还十分有限。而且口服保健品或药物,能被人体吸收多少?吸收后到达皮肤的量又能有多少?这些都缺乏大样本的临床试验。

  B 怎么做才能有效防晒?

  一年四季都要注意,防晒霜2小时补涂一次

  专家指出,防晒主要是防紫外线,紫外线辐射皮肤后可造成日晒红斑、黝黑反应等急性损伤,更可怕的是日积月累的慢性损伤带来皮肤光老化、皮肤癌等问题。而常规的防晒措施主要还是规避性防晒、遮挡性防晒和涂抹防晒化妆品等。

  第一是规避性防晒。一般中午时分是紫外线指数最高的时段,而春末和夏季是紫外线指数最高的季节。沙滩、雪地、城市高层建筑的墙面或幕墙玻璃、汽车窗玻璃、地面硬化,如沥青、水泥路都会反射紫外线,从而增加紫外线指数值。“室外活动要注意规避紫外线数值高的时段和地点,”南京市中医院皮肤科吉慧慧医生说,比如夏天尽量避免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之间外出。

  第二是遮挡性防晒。吉慧慧医生说,遮阳伞、太阳帽和衣物等织物产品可直接遮挡日光。织纱密度越高、颜色越深、或加有防晒涂层,其紫外线吸收能力就越强,防晒效果越好。帽檐的边长最好在7.5厘米以上,才有较好的防晒效果。

  第三,就是涂抹防晒化妆品。现在市面上的防晒霜主要分无机防晒剂(又称物理UV屏蔽剂);有机防晒剂(又称化学性UV吸收剂)。“防晒霜是一年四季、365天都要使用的,冬季或者春夏季阴天时,可以使用spf值低一些的。”吉慧慧医生强调说,全身曝光部位均需涂抹防晒产品。尤其头顶头发稀少、耳廓暴露的人群,要特别注意涂抹。防晒霜的涂抹也很重要,如果长时间户外活动,不仅要足量涂抹,每两个小时还要补涂一次,以防出汗对防晒效果的影响。

  另外,还有一些化妆品会添加抗氧化剂,这些产品对日光没有直接吸收或反射作用,但加入化妆品后可提高皮肤抗氧化能力,起到间接防晒作用。但是这类化妆品仍不能取代防晒霜,只能配合防晒化妆品使用,来减轻紫外线对于皮肤的伤害程度。

  有一些药物或食物具有光感性。药物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雌激素类、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维A酸类等;食物如灰菜、茴香、苋菜、芹菜、无花果、芒果、菠萝、木瓜等。

  与此同时,在阳光下长时间活动时应注意避免食用或接触光感性物质。

  延伸阅读>>>

  特殊人群如何防晒?

  1、婴幼儿:为了避免婴幼儿过度防晒而导致维生素D缺乏,可以每天1 ~ 3次日光浴,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满足1天维生素D需要量,但需避开紫外线最强的上午10:00至下午4:00。特殊情况可通过食物、药物等补充维生素D需要量。

  小于6个月的婴儿皮肤娇嫩,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值较高,涂抹防晒产品后,不良反应风险较高,因此不建议使用。应通过避免阳光照射,衣物等遮盖防晒。

  6个月至2岁仍然以衣物遮盖防晒为主,也可挑选SPF10/PA+以内的物理性防晒产品,以霜剂或粉质产品为宜。即使涂抹了防晒产品也不宜在强烈阳光下活动。

  2、老年人:骨质疏松高发的人群可接受适宜的阳光照射。但合理的防晒措施可减缓皮肤衰老,预防皮肤肿瘤的发生。因此长时间在阳光下活动,仍需采取一定的防晒措施。

  3、孕妇:妊娠过程中使用防晒剂,除一般的皮肤保护作用外,还可减少黄褐斑发生率或阻止妊娠期皮损进一步加重。防晒产品使用方法同正常人,但防晒剂配方应更加简单,风险评估要求更高。

  于丹丹 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