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30多位都市媒体总编辑走进北川见证巨变

2018-05-07 23:13:22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北川巴拿恰,是外地游客来到新县城的首选落脚地。

  采访团在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缅怀遇难同胞。

  5月6日,“十年看巨变全国都市媒体总编辑四川行”活动开始第二天行程,30多位媒体总编辑来到北川羌族自治县。从老县城地震遗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到北川新县城,一座新城的奋进与蝶变尽显眼前。

  地震以后,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新县城的建设完全尊重民族特色,取名永昌镇,寓意“繁荣昌盛”。今年春节期间,新城所在的北川羌城旅游区,接待游客58.76万人次,成为绵阳12个纳入监测景区中,吸引游客最多的地方。

  新县城城南3公里,一个集研发、制造、旅游及航空运动、航空赛事等一体的通航全产业链的高端特色生态园区,已初显规模,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百亿产值。

  缅怀过去 地震纪念馆加入新篇章

  5月6日,离“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纪念日还有几天,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里面游客众多。停车场已有些拥挤,京、渝、鲁、冀、豫……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整齐停放在内,几辆重庆牌照的大巴正在排队驶离,车上的100多名游客全部来自重庆一家企业。停车场与遗址只隔着一条马路,但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一边是喧嚣和热闹,一边是肃穆与安静。

  沿当年的街道一路前行,满眼俱是残垣断壁、支离破碎——10年来,它们仍保留着震后的模样。与当初不同的是,起伏撕裂的路旁,建好了步行的游道,一些倾斜严重的楼房,安装了支撑加固的钢柱,或是用钢丝网拉起了防护墙……每一座建筑前,都树立着展示牌,默默述说着当年的事。

  十年过去,如今,这里已经是国家5A级景区——北川羌城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游客多了起来,老县城遗址的讲解员们也忙了起来。

  26岁的讲解员景科凤,讲完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就又接到了新的讲解任务。景科凤是土生土长的北川人,老家在距老县城约60公里的白什乡。地震的时候,16岁的景科凤在上初三。“当时在上化学课。”虽然已经过去10年,但那一幕她至今能清晰回忆。幸运的是,整个学校无人遇难,在家的父母和弟弟也安然无恙。

  2014年,景科凤大专毕业,到5· 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做了一名讲解员。“我终于敢面对了。”地震8年后,参加岗前培训的她,第一次走进了老县城。在此之前,因为有在老县城上职中的同学遇难,加上印象中美丽、繁华的县城被夷为平地,心里总觉得难以接受,尽管曾多次经过附近,却始终没有走进来过。

  那是一个早晨,老县城遗址人不多,景科凤静静穿梭期间,没走多远就开始泪流满面。“现在给游客讲,一大半时候还是会哭。”但与当初的伤心相比,现在更多是因为感动,“通过讲解培训,了解了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以及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很多正能量的东西。”

  地震纪念馆的二楼,正在紧张地进行局部改陈布展。地震十年之后,纪念馆将加入新的内容——“发展振兴时代丰碑”部分,分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化改革经济腾飞”“文化兴盛育民惠民”“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生态文明美丽家园”等5个单元,它们将在5月12日当天正式亮相。

  大美羌城 新县城已是最火旅游地

  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的建设完全尊重民族特色。沿着永昌大道一路走去,新北川县城高楼林立,街道干净宽敞,各种公共施设完备。几个月前的春节,纳入绵阳旅游统计监测的12个景区里,北川羌城旅游区接待游客58.76万人次,成为吸引游客最多的地方,大年初一便有超过12万人来到北川新城。

  在新县城,有个外地游客入城后首选落脚的地方——北川巴拿恰。这里是北川新县城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坐落于北川新县城中轴线上,是北川新县城的门户,同时还是四川最大的羌文化旅游商业步行街。

  北川巴拿恰中心,一座10层高的碉楼格外引人瞩目,门前的喇叭不断播放着揽客的声音。在“不到长城非好汉,不上碉楼真遗憾”的鼓动下,不时有游客花10元钱后乘电梯直上10楼,四面眺望北川新县城全景:整齐宽阔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房屋、绿树成荫花草成片。

  碉楼观光项目的经营者叫王程,土生土长的北川人。地震的时候,王程在北川老县城里和人合伙开婚庆公司,妻子在县城里上班,女儿也在县城里上学。地动山摇后,一家三口都幸存下来,但在老家的父母却没躲过,被连人带屋埋在了唐家山堰塞湖的泥石下。

  从帐篷到板房,生活还是要继续。2013年,他听说北川新县城巴拿恰好做生意,便再次回到北川,租下碉楼观光项目,除了收观光门票,也顺便卖些纪念品。几年下来,虽说没挣到什么大钱,但胜在轻松、稳定。“主要是能和老婆、女儿在一起。”王程的妻子,如今在绵阳上班,女儿在成都上大学。每天早上,他上碉楼检查、打扫的时候,都会往成都、绵阳方向多看一会儿。目光收回来的时候,会在县城新开发的楼盘上停留,“老家的房子租出去了,在新县城还没房子,等挣了钱,想买一套。”

  产业兴起 建百亿产值通航产业园

  在北川新城城南,有一个地方格外引人注目——绵阳(北川)通用航空产业园。自从开始规划建设,这里就成了当地老百姓心里关心的大事。

  基于北川良好的旅游资源和空域条件,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的战略优势,园区整体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首期规划5平方公里,产业定位为集研发、制造、运营、培训、维修、旅游及航空运动、航空赛事等一体的通航全产业链的高端特色生态园区。

  作为园区的核心,规划中的通用机场,按照A1级通用机场高规格设计,建设长1000米、宽30米跑道和停机坪、机库以及通信、导航、航管综合楼等配套设施。目前,通用机场已取得民航、住建、国土等部门关键要件,立项审批涉及的8大项、108小项前期资料已基本完成,待取得立项批复开建。

  “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始建设,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绵阳(北川)通用航空产业园管委会机场管理服务局局长林强透露,机场现已完成飞行区场平50万平方米,建成430米、1000米临时起、降点跑道两条,建成临时管理和培训用房两座。

  依托于区位、旅游资源、空域条件等独特优势,几年来,北川招引了泛美教育投资集团、中电科、四川省航空运动学校、绵阳特飞科技等14个通航项目,累计签约合同引资超过90亿元。

  除此之外,北川还瞄准了航空运动赛事会展产业,利用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金字招牌,成功举办了2014中国(绵阳)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研讨会、2015全国航空航天模型公开赛(绵阳站)、2017年嘉年华航模挑战赛等多个大型航空运动赛事会展活动。

  对于未来,林强充满信心。“目前正对接龙浩集团、朗星、京东、顺丰等多家大型通航制造和运用企业。”林强说,力争到2020年,聚集10家以上的航空装备研发制造企业、10家以上的通航运营培训企业,实现百亿级通航产业特色园区目标。(记者丁伟、刘虎、姚茂强 摄影陈羽啸、雷远东、杨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