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浙江牵手四川 东西协作拔“穷根”

2018-05-17 01:04:23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浙江帮扶四川20余年来,不仅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还输入了新的扶贫模式和人才

  2017年底,浙江省共为四川省对口地区引进企业885个,到位资金950亿元,创造税收50多亿元,创造就业岗位3万多个

  20多年来,两地合作由政府主导推动扩展到社会共同参与,形成“责任共担、优势共用、成果共享、发展共赢”的帮扶协作模式

  2017年广元全市茶叶产值突破36亿元,是对口帮扶前的180倍,多个茶品牌荣获国内国际大奖,走上了一条以茶产业为核心的脱贫致富之路

  今年起,浙江还在40个对口帮扶县派遣挂职干部99名。除了向四川输入人才,浙江还立足培养“带不走的人才”,开展一系列干部挂职交流和培训等活动,大大增强了对口地区的内生动力

  5月14日,广元市青川县新旺竹荪种植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王天翠正在车间里拣选木耳。在她的老家青川县沙州镇大湾村,她的丈夫在合作社的木耳种植基地打工。夫妻两人同时就业,一年务工收入就超过2万元。

  王天翠打工的合作社是浙川协作的产物。合作社整合浙江帮扶资金165万元,发展食用菌基地1100亩。2017年实现产值5440万元,带动1000余户农户增收超过1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超过2万元。“多亏有了浙江的帮扶资金。”握着前来参观考察的浙江“亲人”双手,合作社理事长唐述刚不停道谢。

  两地协作的专合社只是一个缩影。浙江帮扶四川20余年来,不仅带动了农户增收致富,还输入了新的扶贫模式和人才,助力四川拔掉“穷根”。

  从产业扶贫到合作共赢:浙江牌“四川造”越来越多

 

  浙川协作是从一瓶娃哈哈纯净水开始的。1997年,娃哈哈落地广元市,首次在除杭州以外的地方建厂。从西子湖畔到四川山乡,这瓶水不仅成为四川脱贫的“甘霖”,也成为企业发展的“活水”。

  走过20多年,广元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从最初的仅仅拥有纯净水生产线,发展到如今拥有纯净水、AD钙奶、八宝粥等十余条生产线的广元食品饮料产业“领头羊”企业,累计完成投资近8亿元。截至2017年度公司累计实现利润20亿元,提供600余个就业岗位,并优先向贫困户倾斜。

  “我们不是简单的帮扶,而是基于双方的共同点,进行产业交流合作,实现共赢。”浙江省发改委主任孟刚说,20多年来,两地合作由政府主导推动扩展到社会共同参与,形成“责任共担、优势共用、成果共享、发展共赢”的帮扶协作模式。

  嘉兴市海盐县对口帮扶宜宾市屏山县。通过前期调研,海盐方面发现,屏山与海盐在纺织产业上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浙江的纺织企业有产业转移的需要,而屏山聚集了丝丽雅等一批纺织企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双方一拍即合。海盐县牵头帮助屏山县对接纺织企业,仅仅一年时间,就有5家企业落户屏山纺织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8.22亿元,其中3家已建成投产,还有两家已开工建设,预计全部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60亿元以上。

  如今,像娃哈哈一样的浙江牌“四川造”越来越多。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共为四川省对口地区引进企业885个,到位资金950亿元,创造税收50多亿元,创造就业岗位3万多个。

  从扶贫开发到扶智育人:“带不走的人才”增强内生动力

  5月14日,在位于青川的浙川扶贫协作产业示范园,前来考察的浙江省人社厅副厅长陈中喝到了家乡味。“这是我们浙江的茶吧?”得知是从浙江引种来四川的地产黄茶,他伸出大拇指。

  这一杯黄茶是浙江和四川共同种出的。2015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白堃元的指导下,青川沃兰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勇将浙江的黄茶引入青川。

  在六大茶类中,黄茶数量最为稀少,均价最高,去年市场价高达1万元/斤。唐勇对亩产做了统计:黄茶每亩的收益高达10万元,种1亩黄茶相当于种10亩绿茶。“目前茶园只有80余亩黄茶,通过流转、务工等方式却带动了203户农民,户均每年增收近2500元。”

  黄茶虽好,种植技术也相对较高。引入青川的第一年,为了让技术落地,白堃元在广元工作了整整3个月。在他手把手的指导下,黄茶终于克服了“水土不服”,成功在广元生根,成为老百姓的脱贫希望。

  在青川县委书记罗云看来,浙江专家来到青川,不只是带动技术进步,更推动了理念的创新。“过去我们这都种绿茶,效益一般。从1997年开始,白堃元就开始帮广元种茶,在他的建议下,老旧品种被龙井、黄茶等新品种取代,广元的茶种植结构有了明显升级。”数据显示,2017年广元全市茶叶产值突破36亿元,是对口帮扶前的180倍,多个茶品牌荣获国内国际大奖,走上了一条以茶产业为核心的脱贫致富之路。

  扶贫先扶智,扶智靠人才。除了专家,今年起,浙江还在40个对口帮扶县派遣挂职干部99名。海盐县常务副县长王坚刚刚到屏山县挂职一个月,屏山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蔡皎就感受到了“新风”:“新制定的每月一次的视频会制度,既能解决问题,又提高了开会效率。”

  除了向四川输入人才,浙江还立足培养“带不走的人才”,开展一系列干部挂职交流和培训等活动。截至2017年底,共培训人才5.3万人次,组织开展干部挂职交流2900多人,大大增强了对口地区的内生动力。(记者 寇敏芳 张庭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