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惊心动魄40分钟 128条生命平安归来

2018-05-17 01:08:4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机长刘传健

  副驾驶徐瑞辰

  故障发生时,机舱内一片狼藉。

  氧气面罩脱落。 图据乘客微博

 

  5月14日早上7时42分,执飞重庆—拉萨航线的川航3U8633航班紧急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19名机上乘客互相拥抱,击掌欢呼,感叹“活着真好”。

  万米高空驾驶室风挡玻璃破碎,副驾驶半个身体被“吸”出窗外;驾驶室设备失灵,机长扛着零下40℃低温手动操作;由于噪音太大无法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只能盲飞……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9名机组成员带领川航3U8633航班安全降落地面,仅两人轻伤。有业内人士评价:这是一次将载入史册的备降。

  事发

  飞行中,驾驶舱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如同扎紧的气球突然被针刺破

  早上6时27分,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

  7时左右,飞过成都后100公里—150公里位置时,驾驶舱右座风挡玻璃忽然出现裂纹。

  “不好!”曾担任多年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教员的机长刘传健心里咯噔了一下。飞机此时位于9800米的高空,由于舱内外气压差,驾驶舱玻璃上承受的压力可以按“吨”计算,这很可能导致风挡玻璃破碎。必须马上备降!

  机组立即向空管部门申请下降高度,并请求备降最近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区域空管部门马上发出相关指令,引导航班返航。

  就在此时,“轰”的一声,风挡玻璃承受不住高压突然爆裂。就像一个扎紧的气球被针突然刺破,猛烈的风一下涌进来,仪表上的东西瞬间被吸了出去,低温、噪音瞬间充斥着整个驾驶舱。

  刘传健经历过无数次“玻璃爆破”的模拟演练,深知面对危险,最重要的是按照程序处置,不能让飞机失控。他急速下降飞机以减压,并抓住掉落的氧气面罩戴上,发出7700紧急代码——这代表飞机出现紧急情况。

  乘客

  正在吃早餐,飞机开始剧烈抖动,氧气面罩也掉了下来

  飞机下降得很快,最高达到了每秒钟51米。飞机刚刚飞了半个多小时,正是吃早餐的时间,乘务员推着餐车,给乘客们发放早餐。

  第一次坐飞机的四川西昌籍旅客骆田正准备享受早餐,突然,飞机开始剧烈抖动,小桌板上的餐食掉到地上,氧气面罩从头顶掉了下来,他心里一沉:“完了,完了。”

  靠近走廊位置的四川隆昌籍旅客马孝兵正在吃早餐,飞机剧烈晃动,他的手臂撞到了附近的硬物,看到行李舱的东西在往下掉。“出事了!”大脑顿时一片空白。

  25岁的西藏拉萨籍旅客平措正在打盹。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机舱骤然变暗,氧气面罩垂落,飞机失重急速下降,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飞机下方的冰山。

  ……飞机不再继续下降,平稳地向前飞行。惊慌未定的骆田戴上氧气面罩,看看邻座,彼此的眼中都是恐慌。有的开始发问:“发生了什么事?”乘务员没有解释,只是反复说:“请大家在原位上坐好,带好氧气面罩,请相信我们,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带大家备降地面。”

  盲飞

  零下40℃失压环境下,机长凭着目视驾驶飞机平稳飞行

  此时的驾驶舱,正经历着生死劫。噪音巨大,听不到无线电指令;瞬间失压,眼膜、耳膜、皮肤被巨大的力量撕扯着;极寒低温,气温零下40℃,刘传健和副驾驶徐瑞辰只穿着短袖。系着安全带的徐瑞辰不由自主被“吸”了出去,半个身子到了舱外!

  飞机在7000多米的高空,下面是川西高原的冰山。刘传健用力控制住飞机。“如果在零下四五度的哈尔滨大街上,以200公里的时速开车,你把手伸出窗外,能做什么?”事后,刘传健这样比喻。

  当时的飞行速度是800—900公里/小时,零下数十摄氏度的低温。刘传健在这条航路飞了上百次,凭着目视驾驶飞机,使其平稳飞行。

  成都区域空管部门,也是一片忙碌。无线电联系断掉了,根据雷达信号,飞机还在正常的轨迹上。按照正常的应急程序,不断给机组发出指令,告知坐标、高度等。同时,向同一航路上的其他航班发送指令,要求避让,腾出空中绿色通道。

  降落

  所有乘客平安,飞行记录仪连夜送往北京

  7时42分,航班安全降落。“看见机场跑道了!”马孝兵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当飞机稳稳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跑道时,他一直努力地抓着座位扶手,手上全是汗。飞机停稳后,他立即给家人报了平安,电话两边的人,哭成一片。“活着真好。”

  骆田随着人群有序地走下飞机,才看见机头的玻璃少了一块。

  摆渡车带着劫后余生的乘客们转到休息室。来了很多救援的人和车,藏族小伙平措和身边素昧平生的小伙子紧紧拥抱在一起,庆祝这场“有惊无险”。他在朋友圈深情地写下:“感谢3U8633航班的飞行员和空姐,是你们的镇定,创造出了迫降奇迹。为你们点赞!”

  11时许,民航西南管理局发布消息: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机组正确处置,飞机安全备降,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27名感觉不适的乘客被送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检查后没有明显异常。58名乘客选择乘坐12时的航班,继续飞往拉萨。

  仅有两名机组人员受伤。17时许,记者在医院见到了副驾驶徐瑞辰,这位“90后”说:“耳朵已经缓过来了,有一点擦伤,检查了一下,没有什么大问题。”空姐周彦雯正卧床休息,她因失重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

  风挡玻璃破碎的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5月14日晚,3U8633航班的飞行记录数据仪已连夜送往北京中国民航管理局。

  空客公司:

  已派技术团队协助调查

  5月14日,空客公司回应称,已经指派专门的技术团队,为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和负责此次事件调查的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提供相应技术支持。技术团队是否会来中国,将视中国民用航空局要求而定。

  3U8633航班使用的飞机是编号为B-6419的空客319客机,破裂风挡玻璃为原装件。此前,空客319未出现过同类事故。

  【揭秘传奇机长】

  5月14日晚,见到3U8633航班机长刘传健,他已经换上整齐的机长制服。语速很慢,言语沉静,完全看不出才带着100多人穿越生死,安全备降。

  记者采访到刘传健在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期间的战友赵先生,请他介绍这位创造奇迹的机长。

  全优毕业执教飞行学院多年

  赵先生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刘传健成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一名学员。他爱打篮球,个头不算太高,一直打前锋,灵活多变反应敏捷,弹跳力、协调性好,上篮两三个人都防不住他。打前锋需要敢冲敢闯,飞行员要训练心理素质,“这跟他今天能够备降成功有直接关系。”

  飞行技术非常好,责任心强、爱学习。1995年,刘传健成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一名飞行教员。从学员到飞行教员,跨度很大。进入飞行学院,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留下来,“有70%的淘汰率,有时候进来二三十个人,最后可能只有一两个人能留下来。”成功留下来的学员,需要每一个科目都拿到5分的满分,才能成为一名飞行教员,“这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桃一,说明他是全优学员!”

  飞行技术过硬+意志强大

  空军第二飞行学院的每一位学员都要进行特情处置训练,其中就有与本次事故类似的“玻璃爆裂”。

  作为教员,刘传健带过很多学员进行这样的训练。刘传健训练所用的飞机是初教-6——一款常用的螺旋桨初级教练机。他常用这款飞机进行特情处置训练,飞行过程中,机舱顶的玻璃会突然向后滑落,“就是假装玻璃爆裂。”

  不过,本次事故,刘传健面临的情况与训练时完全不同。初教机飞行速度一般为200公里/小时,进行特情处置训练时会降至100公里/小时左右,而本次事故飞机速度至少有600-700公里/小时,再加上气压和超低温因素,因此,能安全备降才称得上是奇迹:“(在那种情况下),我们搞过飞行的人都知道,更重要的是意志,就是告诉自己:我今天,就是要把这个飞机飞下来!”

  【链接】

  英航有过类似故障

  飞机前风挡玻璃因为各种原因,如鸟撞、冰雹、自发的出现裂纹的事故很多,几乎每年都有,但极少有完全脱落的。

  民航大型喷气式客机在飞行中前风挡玻璃脱落的故障,之前有记载的仅英航一例。1990年6月10日,英国航空BAC111客机执行5390伯明翰—马洛卡航班,途中左风挡玻璃脱离,没有系安全带的机长大半身被吸出机外,全靠空乘拉住才幸免于难。飞机由副驾驶操纵安全落地。

  【业内评价】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资深民航专家李晓津:

  做到了特技飞行员才能做的事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资深民航专家李晓津一直跟踪最新进展,“可以说是一次伟大的备降”,他如是评价。

  李晓津告诉记者,飞机在高空飞行中风挡玻璃掉落,非常罕见,这在中国民航史上也是第一次。机舱内外气压差大,一旦前风挡玻璃破碎,周边设备会向外飞出,甚至驾驶员也会被“吸”出舱外,舱内气温急速下降。飞西藏拉萨,失压后也必须高于6000米飞行。这种情况下,还能尽量贴着山顶飞回成都,是特技飞行员才能做的事。

  “机组成员的心理素质好,头脑清醒,技术娴熟。”李晓津说,机组成员操作规范准确,发出7700代码,减速下降,体现了高超技术和专业素养。空乘人员、乘客、空管齐心协力,结果堪称“伟大”。

  【一种思考】

  东航规划发展部专家邹茂功:

  飞机适航条例或因此调整

  飞机风挡玻璃破裂,会导致什么?从现场照片看,3U8633航班驾驶舱内仪表板从原位置“弹出”。“这种破坏很危险,除了能让各种按钮开关和仪表失灵,还有可能切断控制电路,让操纵杆和油门等生死攸关的设备失效。”一位业内人士介绍。

  “这种事故非常罕见,但并不是从没发生过。”东航规划发展部专家、民航资源网专栏作者邹茂功介绍,英航故障发生后,飞机驾驶舱设计制造时,并没有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优化。针对新出现情况逐步调整航空监管,是国际通行规则。我国飞机适航条例或许会因此事进行一些调整,比如要求风挡玻璃破损时,驾驶舱仪表板也要维持稳定等。国产大飞机可率先进行优化。(记者王眉灵 李欣忆 熊筱伟 王成栋 川报全媒体集群记者吴楚瞳 图片除署名外由视觉四川杨树摄 制图/朱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