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都创交会5月18日开幕 这场高端峰会有啥亮点?

2018-05-17 22:45:2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从5月18日开始,成都将进入一年一度的“创交会”时间!许多人早已在翘首以待,明日,已经成功举办过三次创交会的成都,将迎来第四届创交会的开幕。这一次,大咖更多,规模更大,并将打造“永不谢幕”的新经济展示和交易平台。

  记者了解到,本次创交会将由14场线下主体活动、1个线上平台和20余场区(市)县配套活动组成。其中多场重磅活动,是由成都市科技局牵头承办的。明日就有一场活动,令人颇为期待,是市科技局承办的2018年成都创交会“产业功能区&校院企发展共同体高端峰会”。

  校院企地协同创新,一直是成都,乃至各地探索创新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而在这场高端峰会上,来自各个高校、院所、知名企业的专家和代表在成都共聚。他们不仅将共同探讨研究校院企地深度融合的先进模式,更将在现场沟通对接甚至直接现场签约,真正形成“共同体”,助推成都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先睹为快

  这场高端峰会上有哪些亮点?           

  百余高校院所企业前来、校院企地现场对接

  记者了解到,“产业功能区&校院企发展共同体高端峰会”将在5月18日全天举办。会上,一大批嘉宾大咖将到场。美国斯坦福大学常务副教务长、美国斯坦福大学专业发展中心执行董事保罗·马卡(Paul Marca),就将到场并发表演讲,带大家了解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协同创新之路。

  美、英、加、德、意等国家知名大学、学院的外籍嘉宾也将纷纷到场,此外,国内一系列知名高校院所代表也将纷纷前来,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百余家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我市22个区市县产业功能区及园区代表将共同在场交流探讨,为成都的校院企地深度融合探索发展之路。

  记者从市科技局提前获悉,高端峰会现场将发布产业功能区&校院企发展共同体行动计划、启动“智创融E”校院企地协同创新平台、展示产业功能区&校院企发展共同体典型案例等。会上还将现场聘任一批产业功能区首席科学家并进行发言。

  此外,记者了解到,大会现场还有一个环节,将进行百校集中签约,表达共识机制。而在整场大会期间,校院企地将进行现场对接,寻找合作和落地,形成真正的“共同体”。

  推进校院企地深度融合 成都怎么做?

  努力

  北大、清华、川大等高校纷纷成立对接办公室

  与成都开展校院企地融合发展

  其实,在全力推进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方面,成都一直在加快步伐。

  据了解,成都市先后由有关市领导率队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13所市域外重点高校,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2所市域内主要高校,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武汉烽火通信集团等2家央企调研,逐个对接洽谈合作事宜。

  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大以及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域内外高校院所积极响应,成立专门负责对接的办公室,确保了校院企地合作的全面展开、强力推进。

  此外,成都市还制定了《成都市深入推进产业功能区及园区与校院企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方案》,提出构建目标导向的共建共管和收益分成机制、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育共同推进机制、产业发展和学科建设互动规划机制、企业培育与成果转化协同机制、产业合作与国际交流互助协调机制等“五大机制”,并分别制定了《专项工作责任分工表》(市级部门、产业园区、校院企),形成了以《方案》为统领的“1+3”专项工作推进体系。

  做法

  与哈佛、剑桥等国际名校合作

  探索共引国际创新资源

  那么,在推进校院企地深度融合方面,成都都有哪些具体的做法和创新呢?

  据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一直积极推动校院企地合作由传统的成果转化单线合作,向涉及产业园区发展规划、运营管理、招商引资等更深层次拓展,探索构建全方位伙伴关系。

  各区(市)县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加快创新生态链和产业生态圈建设。

  天府新区、彭州市、新津县、邛崃市则通过共组管委会、互派人员挂职添薪等方式,探索出共享人才智力做法;

  高新区、温江区、青白江区借助与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合作的东风,探索出共引国际创新资源做法;

  成华区、郫都区、大邑县与院校企合资成立公司,采用PPP模式、“场地、设备、运营补贴”+“现金、知识产权”等方式,探索出共同投入资金设备做法;

  双流区、温江区、武侯区、金牛区、简阳市采用“研究院+公司”“政府+高校+平台(公司)”“1+N”等模式探索出共同搭建研究平台做法;新都区、新津县、崇州市与“合伙人”约定收益分成比例,探索出共谋利益分享做法。

  成效

  66个产业园区

  全部与高校院所签约

  共签订227个项目

  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成都在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据成都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各区(市)县和产业园区,高校、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已经有了普遍共识,初步形成了市、区县、园区的三级联动协同推进的良好态势。

  2017年12月以来,市科技局会同有关部门,联系对接国内外高校、院所、央企、省企200余家,拜访接洽校院企800余批次。

  据介绍,成都还探索推出共同投入资源、共同搭建平台、共谋利益分享、人才打通使用、共引国际资源等一批有效的合作模式和典型项目。

  目前,全市66个产业园区全部与高校院所签订合作227个签约项目,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省外高校,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省内高校,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央企,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等省企,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等众多海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初步联系,并与部分高校达成了实质性项目签约。(记者 王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