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川陇厨师用美食“诉说”中国非遗:让食客“心服口服”

2018-05-19 10:55:4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图为兰州厨师袁东东展示用“非遗”面塑做的“关公”“达摩”等经典历史人物。 魏建军摄

“将‘非遗’融入到美食中,通过吃,来了解中国传统历史文化。”14岁就跟着爷爷学做泥塑,16岁步入餐饮行业,经过十几年摸索,兰州厨师袁东东面塑的“关公”“达摩”等经典人物在美食节上一亮相,就成了厨师们“崇拜”的对象。

15日,第八届丝绸之路(甘肃)餐饮业发展论坛暨川菜美食文化节在兰州举办,吸引了来自四川、甘肃100多位名厨“亮剑”拼手艺。

“不仅要满足食客的味蕾,还要带给消费者感官上的刺激。”中国烹饪大师、甘肃名厨委荣誉主席赵跃军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食材也要“挖故事”,而我们的故事,恰恰就是祖宗留给我们的。

图为四川、甘肃两地名厨现场“亮剑”拼手艺。 魏建军摄

赵跃军说,“非遗”这么宝贵的资源,蕴含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将其挖掘出来,与美食文化相结合,让消费者知道,“我们不仅仅吃的是菜,更是细心品尝‘非遗’精品。”

不仅如此,地方元素也可融入其中,“既卖了菜,也助推了地方文化。”赵跃军很赞同目前这种“文化美食相结合”的创意。他觉得,将中国古老“非遗”通过现代的食材和烹饪方式进行包装,将美食艺术化,也是今后的一种趋势。

现今,消费者需要更有内涵的食材。赵跃军说,以前填饱肚子就行了,而现在不一样了,不是“吃鲍鱼海参就显得有档次”,我们需要的是生活品质,这就要求厨师做出“有品位”的菜肴。

“对于厨师而言,这也是一种提升,让他们知道所肩负的责任,不仅只是做一道菜,更要注重菜品背后的文化,这样厨师也有荣誉感。”赵跃军说,消费者逐渐从内心认可并尊重这道菜,从而尊重中国文化。

“我们在倡导美食时,更要给美食创造相应的文化氛围。”敦煌菜“掌门人”赵长安说,当我们看到先祖留下来的宝贵文化元素后,会勾起人们对饮食的联想,怎么做才能够让更多老百姓“心服口服”。

当日,美食文化节上,各地名厨面对面交流,手把手切磋技艺,不仅仅是展示厨艺,更多的是引领厨师思考和探索中国美食未来发展和创新举措。

“这道菜的创意,用了什么食材,又是如何创新的?新时代,如何打造新餐饮、新味道,是这次美食节南北厨师探讨的重要话题。”赵长安说。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并成说,四川、甘肃都是文化旅游大省,“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如何更好地挖掘用美食“讲故事”,是今后整个餐饮业思考的问题。“做好一道菜,就可以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线。”(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