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造中国“独角兽”新摇篮 新经济跑出“加速度”
2018-05-23 22:29:0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周末的成都钟书阁书店,一大早就已人来人往。与去年相比,书店里经济管理类图书的销售明显增加,其中新经济类图书的表现尤其亮眼。
“眼下,成都发展新经济的氛围越来越浓,从读者的阅读偏好上就可见一斑。”书店店员经常遇到前来咨询新经济类图书的年轻人,“他们的阅读热情很高,都希望为成都新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成都,在2017年11月召开的全市新经济发展大会上,确立战略目标:到2022年,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正如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所言,“发展新经济,是成都贯彻中央要求,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经济变道超车、重塑竞争优势的重大抉择。”
5月19日,2018全球独角兽企业高峰论坛的“市长会客厅”活动现场。(成都日报 杨永赤摄)
5月19日,在2018全球独角兽企业高峰论坛的“市长会客厅”,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与4位独角兽企业家,就成都新经济基因、营商环境、独角兽培育等话题同台畅谈约50分钟。罗强表示,在培育和发展新经济过程中,政府最重要的是营造环境,“通过‘放管服’,实实在在地改革,来为整个新经济企业的成长和发育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从“给优惠”到“给机会”,“1+N”政策体系初形成
5月2日,商汤未来创新中心暨“一带一路”总部项目在成都签约,正式落户成都天府新区“独角兽岛”。
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教授称:“商汤科技非常看好成都市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前景,成都发展新经济,尤其是智能经济的思路与商汤不谋而合。”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发展新经济,既需要良好的发展基因,更离不开好的政策环境。
4月9日,成都新经济企业俱乐部启动。(成都市新经济委供图)
去年11月初,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大会提出,成都要聚焦发展包括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以及共享经济在内的新经济“六大形态”。
政策的顶层设计,彰显了成都建设最适宜新经济发展新型城市的信心和决心,“成都是最适合新经济发展的城市”也成为各方共识。
同年11月30日,成都印发《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优化政府服务方式,实行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
“为了更适应新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让政策从‘给优惠’到‘给机会’转变,从‘政府配菜’到‘企业点菜’,《意见》多次向社会征求意见。”成都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新经济‘1+N’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推进共享经济、流量经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发展和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的实施方案已陆续出台,其余的实施方案也已形成初稿,将按照每半月出台一个实施方案的进度对外发布。”
作为全国首个设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的城市,成都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新经济配套政策,包括制定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规划建设“独角兽岛”等发展载体,设立100亿元新经济发展基金,印发首个共享经济发展方案等等。一张城市新经济发展蓝图已初具规模。
眼下,国内各大城市招揽人才的广告词不乏“产业布局好、政策支撑强、发展空间大”,而成都不仅拥有这些,还拥有众所周知的热情、包容和舒适,让更多的新经济创业者看到从“给优惠”到“给机会”背后的礼遇。
4月28日,成都首个“蓉漂人才日”,全国首列“蓉漂·人才”主题列车首发。主题列车里,“来成都的66个理由”刷爆了朋友圈。其中一个理由,来自“Irene小姐是个造梦师”,她说:“成都这座城市,就像火锅一样,好像可以包容一切,所有来过的人,都会爱上。爱上了,所以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