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都:打造中国“独角兽”新摇篮 新经济跑出“加速度”

2018-05-23 22:29:0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周末的成都钟书阁书店,一大早就已人来人往。与去年相比,书店里经济管理类图书的销售明显增加,其中新经济类图书的表现尤其亮眼。

“眼下,成都发展新经济的氛围越来越浓,从读者的阅读偏好上就可见一斑。”书店店员经常遇到前来咨询新经济类图书的年轻人,“他们的阅读热情很高,都希望为成都新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成都,在2017年11月召开的全市新经济发展大会上,确立战略目标:到2022年,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建成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新型城市。正如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所言,“发展新经济,是成都贯彻中央要求,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经济变道超车、重塑竞争优势的重大抉择。”

5月19日,2018全球独角兽企业高峰论坛的“市长会客厅”活动现场。(成都日报 杨永赤摄)

5月19日,在2018全球独角兽企业高峰论坛的“市长会客厅”,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与4位独角兽企业家,就成都新经济基因、营商环境、独角兽培育等话题同台畅谈约50分钟。罗强表示,在培育和发展新经济过程中,政府最重要的是营造环境,“通过‘放管服’,实实在在地改革,来为整个新经济企业的成长和发育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从“给优惠”到“给机会”,“1+N”政策体系初形成

5月2日,商汤未来创新中心暨“一带一路”总部项目在成都签约,正式落户成都天府新区“独角兽岛”。

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教授称:“商汤科技非常看好成都市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前景,成都发展新经济,尤其是智能经济的思路与商汤不谋而合。”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发展新经济,既需要良好的发展基因,更离不开好的政策环境。

4月9日,成都新经济企业俱乐部启动。(成都市新经济委供图)

去年11月初,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大会提出,成都要聚焦发展包括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以及共享经济在内的新经济“六大形态”。

政策的顶层设计,彰显了成都建设最适宜新经济发展新型城市的信心和决心,“成都是最适合新经济发展的城市”也成为各方共识。

同年11月30日,成都印发《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优化政府服务方式,实行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

“为了更适应新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让政策从‘给优惠’到‘给机会’转变,从‘政府配菜’到‘企业点菜’,《意见》多次向社会征求意见。”成都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新经济‘1+N’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推进共享经济、流量经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发展和现代供应链创新应用的实施方案已陆续出台,其余的实施方案也已形成初稿,将按照每半月出台一个实施方案的进度对外发布。”

作为全国首个设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的城市,成都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新经济配套政策,包括制定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规划建设“独角兽岛”等发展载体,设立100亿元新经济发展基金,印发首个共享经济发展方案等等。一张城市新经济发展蓝图已初具规模。

眼下,国内各大城市招揽人才的广告词不乏“产业布局好、政策支撑强、发展空间大”,而成都不仅拥有这些,还拥有众所周知的热情、包容和舒适,让更多的新经济创业者看到从“给优惠”到“给机会”背后的礼遇。

4月28日,成都首个“蓉漂人才日”,全国首列“蓉漂·人才”主题列车首发。主题列车里,“来成都的66个理由”刷爆了朋友圈。其中一个理由,来自“Irene小姐是个造梦师”,她说:“成都这座城市,就像火锅一样,好像可以包容一切,所有来过的人,都会爱上。爱上了,所以留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