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家一级博物馆数四川居全国第三

2018-05-26 21:27:0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四川全省博物馆人气“爆棚”,仅成都5大博物馆观众就达22万人次。省文化厅透露,从2008年到2018年,四川博物馆数量从122座增加到263座,十年间,翻了一倍还要多。

  放在全国来看,目前我省博物馆数量仅次于山东、浙江、河南、江苏、陕西和广东,居全国第七位。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8座,仅次于北京的14座和陕西的9座。在成都,民营博物馆数量达102座,全国城市第一!

  以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理念,以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措施,四川着力推进博物馆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格局:数量众多类型多样

  丰富展览内容,修正单元标题翻译,完善服务及安全引导标识……5月1日,经过10余天的闭馆整改,位于高原小城马尔康的阿坝州博物馆重新开放。

  放眼全省,一幅多点开花的蓬勃图景呈现:甘孜州博物馆、阿坝州博物馆、青白江博物馆、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通江银耳博物馆等一大批设施现代、功能完善的博物馆,相继在各地建成开放。特别是我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成都博物馆落户天府广场,成为成都市的重要文化地标。

  多,不仅体现在博物馆的数量上,还体现在主体多元、类型多样、结构多样、特色多样。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已建成富有活力、覆盖广泛的博物馆体系。

  以类型为例,有体量庞大的国营博物馆,也有特色鲜明的民营博物馆,还有小巧玲珑的高校博物馆、企业博物馆等。其中,仅去年就登记备案3座博物馆——成都文清古蜀农耕文化博物馆、成都毛家湾艺术博物馆、乐山大佛博物馆,前两者均为民营博物馆。截至2017年底,成都共登记备案博物馆150座,其中102座为民营博物馆。高校博物馆不遑多让,以四川大学为例,坐拥四川大学博物馆、四川大学自然博物馆、中国口腔医学博物馆三馆。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同样建有博物馆并收有特色藏品。

  路径:顶层制度设计推动

  “预计6月中旬开馆。”5月18日一大早,成都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在微博上发布信息,透露重庆建川博物馆聚落的最新进展。建成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的30多座博物馆后,樊建川又将博物馆延伸到省外。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博物馆,建川博物馆自创建伊始便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样的案例,在四川有不少。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四川博物馆发展数量、质量“双丰收”,除与巴蜀历史悠久、文化土壤深厚、川人追崇文化等原因有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我省提前从制度层面进行顶层设计。

  以成都为例,“博物馆之城”来自于政策的苦心培育。早在2010年11月,成都便确立构建非国有博物馆“一中心、三群落”的发展格局,以及创建全国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示范城市的目标,并出台发展规划和一系列配套政策,在全国率先落实民营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在土地、税收政策方面,给予民营博物馆以扶持。

  《四川省博物馆标准化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博物馆建设应纳入城乡规划,各级政府要将国有博物馆的筹备建设等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设立反映特殊专题、行业特色、地域文化、民族或民俗特点的博物馆。

  一系列顶层制度设计,助推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川菜博物馆等一批特色博物馆的建成,成为市民、游客喜欢的文化场所。

  与此同时,我省兼顾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博物馆建设不一味求新、求大。在相关政策支持下,不少博物馆以空闲房产、历史建筑、工业遗产房屋设施、传统乡土建筑等作为办馆场所,走出一条特色化发展博物馆的道路。

  未来:深挖资源推进全覆盖

  不久前,巴中一则消息引发关注:恩阳区准备打造两座博物馆,分别以恩阳苏维埃政权和清代廉官喻秉渊生平事迹为主题。前者规划面积近4500平方米,拟系统呈现恩阳苏区时期党组织建设、革命成就等内容。

  四川博物馆建设资源丰富。省文化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古蜀文化、三国文化、五代十国时期的蜀地政权,到最早的纸币“交子”、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定位等,四川历史文化沉淀极其深厚。

  如何将悠久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博物馆的发展动力?

  四川对标高标准展开新行动。2017年,我省启动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博物馆规划建设迅速出台。参照国家一级博物馆相关要求,我省对已建成的名人博物馆进行巩固完善,同时规划建设尚未设立的历史名人博物馆,预计2020年完成基本建设、成列布展并对外开放。

  阿坝州出台的博物馆体系建设方案中,除新建大禹文化博物馆外,还包括牦牛文化博物馆、河曲马文化博物馆、森林资源文化博物馆等,相互配套形成主体多元、门类丰富、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体系。

  我省还将在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的乡村,重点建设一批乡村史博物馆、乡村特色博物馆。上述负责人表示,将以此为抓手,推动博物馆全面覆盖和均等化、标准化、智慧化、现代化建设。(记者余如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