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2020年四川力争产量达30万辆

2018-05-26 21:30:3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双积分开始实施,补贴政策调整,造车新势力极速涌现,动力电池行业竞争加剧……进入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生的变化比想象中来得更加猛烈,诸多专家、企业认为,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会走向全新的2.0时代。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该如何在2.0时代把握弯道超车的新机遇?

  昨日上午,以“新势力·新能源·新动力”为主题的2018中国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大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本次大会同步北京新能源车展,23家知名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品牌,携最新车型和解决方案集体亮相“2018中国(成都)国际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全面展示整车、“三电”核心技术和车联网解决方案的同时,还汇聚了国内造车新老势力,围绕新能源、新技术、新变革、新模式等模块,探讨新能源汽车“变道超车”的新思维与新实践,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谈现状

  去年四川汽车产量占全国5.2%

  据了解,近年来四川汽车产业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去年四川汽车产量达到了150.8万辆,同比增长15%,占全国汽车产量的5.2%,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已经形成了涵盖纯电和混动轿车、SUV、客车、载重火车、特种作业车等较为完整的产品序列,初步形成了从整车核心零部件以及关键材料到充换电设施、智能服务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省生产新能源汽车2.45万辆,同比增长了65.5%。到2020年,四川还将力争全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0万辆,着力打造千亿的产业集群。

  谈优势

  成都资源人才优势明显

  成都该如何拥抱新能源汽车2.0时代?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整整30年的新能源汽车研究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主任、清华大学陈全世教授表示,下一步新能源汽车发展各地充电设施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关键。

  对此,他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思维,将高速发展模式调整到高质量发展模式上;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充实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转化;提高产品的质量、性价比和市场竞争能力,布局好服务体系,从而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

  对四川并不陌生的陈全世教授在谈到成都新能源汽车发展格局时认为,包括成都在内的四川地区资源禀赋优势非常突出,锂矿资源占全国已探明产量的52%,初步建成了全国锂材料和锂电池的生产基地,水电资源也非常丰富,居全国之首。同时,市场潜力巨大,成都的汽车保有量居全国第二,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力的市场保障。此外,成都还有诸如四川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实力强劲的院校,技术和人才优势非常明显,“下一步,成都要认清自己的优势,整合优势资源,扬长避短,鼓励创新,瞄准市场,这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谈合作

  “新势力”瞄准成都市场

  就目前国内汽车市场来说,造车“新势力”已异军突起,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变革的生力军,他们如何看待成都市场?

  被誉为最年轻造车新势力的新特汽车围绕续航、颜值、智能、品质、价格来定义自己的第一款产品,新特汽车副总裁宋森告诉记者,这款车是新特今年的量产车,将会在下半年批量交付给用户,交付地点已经选在成都。“除此以外,我们也正在和成都相关部门沟通深度合作事宜,最快两个月就能确定合作内容,新特汽车的研发、制造都有可能落户成都。”宋森告诉记者,之所以想落地成都,最看好的是成都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更强、更智能化的第二款车也将有望在成都诞生。(记者 李彦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