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品牌“电商专供”套路多 专家提醒:仔细比较

2018-05-30 21:59: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本报讯(记者 陈雪柠)一件同品牌同款的服装,网店价格是实体店价格的三分之一?线下选好的电器,网上难找同款?这背后可能是品牌“电商专供”在“捣鬼”。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目前“电商专供”产品主要集中于鞋服、箱包、家电、卫浴、纸品等日用品品类。专家提醒,一年一度的“618”电商大促季即将到来,消费者应擦亮眼睛仔细比较,当心买到同牌不同质甚至盗用品牌的商品。

  徐女士从某电商平台“Toto官方旗舰店”购买了一套智能一体马桶,价格比实体店便宜了接近1000元。但安装时发现,网店的售后和安装人员并非品牌或实体店人员,而是电商从网上找的安装公司。安装师傅第一次上门,就因徐女士没有发票拒绝安装。第二次上门安装时,徐女士又花了20元从安装人员手里买密封圈。“售后和安装服务确实是缩水了。”徐女士说。

  一位卫浴专卖店销售人士称,有些厂家或网店商家会将部分残次品放到网络低价消化,一些消费者网购后即使看到瑕疵,往往也因退换货麻烦等因素,被迫选择接受物品。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指出,目前“电商专供”商品存在3种情形,即同款不同质、同牌不同质、盗用品牌。如果外观编码与实体店商品完全相同,即线上线下销售同一型号的商品,质量却明显不同,属于故意违反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经营者退货返款,并支付一定数额的惩罚性赔偿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部分“电商专供”产品与线下同款有一定差距,但只要该产品为同一品牌商生产并授权销售,就不是假货。“电商专供的存在,本质上就是传统家电厂家为了解决线上线下的矛盾冲突,不得不进行产品的差异化布局。”姚建芳提醒,“电商专供”商品一般在服装、电器、鞋帽、箱包等品类较多,消费者要谨记“一分价钱一分货”,对商品的功能、配置、规格、做工、选材、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比较,当心陷入“电商专供”的套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