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外卖用户信息“裸奔” 只穿技术“马甲”仍不安全

2018-06-05 23:25:2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热点追踪

  本报记者 李 禾

  外卖订单中姓名、地址、手机号以及订餐偏好等个人信息一旦外泄,会留下不小的隐患。美团日前宣布,5月底,外卖“号码保护”功能全面覆盖北上广深4个城市,6月将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商家。用户如果开启“号码保护”后,将对商家和骑手隐藏用户真实电话号码,保护个人隐私。

  饿了么也同时宣布,最快6月起,将对每一笔订单的买家姓名、手机号等信息都作自动屏蔽处理,用户无需再手动勾选“匿名购买”。

  此前,网上有卖家专门出售外卖订餐客户信息,5000条起售,10000条售价800元,“平均每条不到一毛钱”。据调查,这些外卖客户个人信息有来自网络运营公司借助软件搜集的,还有一些是外卖骑手倒卖出来的。

  我国《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规定,涉及通过界面展示个人信息的,个人信息控制者宜对需展示的个人信息采取去标识化处理等措施,降低个人信息在展示环节的泄露风险。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说:“外卖平台有采取相关措施保护用户隐私的义务。”

  面对外卖行业中备受诟病的用户信息“裸奔”现象,2017年11月,美团外卖开通了隐私保护服务,避免用户隐私泄露和被骚扰。饿了么2016年上线“匿名购买”功能,但用户需手动勾选。至今,饿了么的该服务已累计保护超过1亿次外卖交易的信息安全。

  其实,快递行业也曾面临同样的困境。对此,京东、菜鸟、圆通等多家快递公司开始使用“隐私面单”保护用户隐私,即用技术的手段将快递面单匿名化。

  此外,多种黑科技被尝试用作用户信息安全保护,减少快递、外卖配送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今年初蜂鸟配送App就加入人脸识别功能,骑手每天接单前都需要刷一次脸,只有系统判定其脸部特征跟提交审核的身份证头像一致才可接单。

  针对外卖和快递用户,菜鸟还发布了黑科技菜鸟小盒,使收寄包裹、定送外卖更方便和智能。菜鸟小盒技术人员丁坤介绍说:“不管你在不在家,愿不愿意开门,守在家门口的菜鸟小盒,都能够自己收取包裹和外卖。”快递小哥和骑手则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描小盒上的二维码,经安全身份认证后,一键开盒。据悉,未来菜鸟小盒的升级版可实现刷脸开盒,语音交互,温度调节储存生鲜,支持授权共享空间等更多黑科技功能。

  不过,业内专家指出,上述技术手段都无法让信息处于绝对安全的状态,用户信息要真正避免“裸奔”,还须从用户信息的源头保护开始,完善信息管理机制,及时更新信息保护手段,杜绝各环节的可乘之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