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西南地区首个成都考古成果展6月9日揭幕

2018-06-06 21:49:1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古蜀第一床”。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

 

  “成都”矛。

  成都平原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骨来自哪处遗址?最早刻有“成都”铭文的器物是什么?四川最早的“防洪工程”在哪里?最近几十年,成都地区的考古成果不断揭开历史的谜团。

  6月9日,《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将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将首次集中展示成都商业街船棺葬、老官山汉墓、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等21世纪以来成都地区重要考古遗址出土的300多件/套文物。从考古发现到出土文物的文化内涵解读,再到文物修复背后的故事,将带领观众深入了解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

  A

  历史上的成都值得细品

  2001年,金沙遗址的惊世出土,成都考古宛若开启了黄金时代。包括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老官山汉墓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内的各项重要考古发现接踵而至,改写着人们对成都历史的固有印象。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毅介绍,大邑高山古城遗址保存着目前所见成都平原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人骨,是解开“成都人从哪里来”这一谜题的重要线索;蒲江飞虎村船棺葬出土的“成都”矛,是目前发现成都平原最早的有“成都”铭文的器物;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模型,为“成都造”高级丝绸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的空白,同时出土的经络漆人、简牍更是中华医学史上的重要发现。此外,隋唐名寺福感寺的原址近年在实业街古遗址上发现,龙泉驿何氏家族墓地出土了四川第一例实心彩绘砖俑,高氏家族墓地出土了四川首次发现、保存完好的宋代成套漆器……

  不断涌现的考古新发现不仅改写学术研究认识,也一次次刷新着人们对成都历史的认知,证实着古代成都人令人惊叹的成就。

  紧邻江安河的温江红桥村遗址水利设施,是目前古蜀人治水防洪的最早实物见证,它的发现将古蜀人治水年代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比李冰治水还早近2000年,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智慧起源;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群、青白江双元村墓地被誉为“地下青铜器宝库”,这里出土的660余件青铜器纹饰精美,铭刻着神秘的巴蜀符号,如同一本写满密码的书籍正等待解读和破译;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证明了唐宋时期成都就已有了很高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不仅街道、建筑、排水设施等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就连道路也是使用特制的细长条形砖竖砌而成,实用和美观兼具,4条铺砖道路纵横交错长达数十余米,这在中国城市考古史上也独一无二。

  不仅如此,成都人自古以来就“好耍”的证据也被考古发现记录——东华门古遗址在明代是蜀王府东府及其苑囿区,其中的水面景观“摩诃池”自隋朝就已开凿,在唐代成为著名的风景区,频频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

  此次展览策展人、金沙遗址博物馆陈列研究部主任郑漫丽介绍,历史上的成都有太多令人赞叹之处,这些都将在展览中等待观众细细品读。

  高山古城遗址发现的成都平原最早人骨。

  B

  大量珍贵文物首次露面

  记者了解到,此次考古成果展的300多件/套文物中,有不少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展览中最大的一件文物——出土于商业街船棺葬的漆床,长约327厘米、宽约143厘米,是同时期中国出土最大、最完整的漆床,这将是它第一次对外展出。此外,双元村墓地、三星村遗址、飞虎村船棺葬墓群等遗址出土文物都是首次走出文物保护修复室与观众见面。

  郑漫丽说,这些文物的展出,离不开科技考古对文物信息的研究解读以及后期的文物修复。商业街船棺葬的漆床自10多年前出土之后,直到今年初才修复完成。此次展览,将上演《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成都版”:文物修复人员如何对脆弱的文物进行提取、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他们如何解决世界性的文保难题,将在展览中完整呈现给观众。此外,比“挖宝”更神秘的科技考古也将揭开神秘面纱。科技考古,就是用自然科学技术解决考古学问题,将古人活动产生的实物证据,通过科技检测、分析、复原等,以弥补文献或传统考古学的不足。在近年的考古工作中,考古人员正是通过科技考古,发现四川人早在4000多年前就吃上了大米饭;春秋时期,凉山先民就已经吃上麦类。本次展览,将根据成都地区的考古实例,结合说明图板和植物种子、动物骨骼、冶金遗物等实物,生动讲述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等科技考古的应用案例。

  本次展览还专门开辟互动区域“考古教室”,观众可在此体验“拓片”制作、古代职业养成等近10个互动项目,在娱乐中学习考古小知识。

  据介绍,考古成果展将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展出至8月19日。展览期间还将举办系列讲座,邀请考古及文保专家亲临展厅,为观众揭开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的故事与花絮。(记者吴晓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