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八旬老人打造成都首个家庭档案馆 20张工作证见证时代变迁

2018-06-10 23:19:3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陈尧正在客厅整理档案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在86岁的陈尧家中,客厅更像是一个展厅,私家档案分成了不同主题,展示在墙上。从上世纪60年代的老照片到最近几年的大合影,从上世纪70年代的工作证到社区网吧监督员的工作牌……陈大爷的个人荣誉和家风、家训一一在客厅展示。据成都市武侯区档案局相关人士介绍,这也是成都市首个个人档案馆。

  20张工作证见证时代变迁

  陈大爷家住武侯区高攀路11号院内,一进他家客厅,靠门一侧是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签到簿、留言簿,右手上方写着 “武侯区档案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这个家庭档案馆的“前言”。三面墙上,各有不同主题,分别有《家风家训》《党组织工作》《荣誉展示》。

  在《家风家训》主题展示区,贴着陈大爷与妻子在1964年拍摄的合影,到了80岁大寿时,一张大合影上,已经是儿孙满堂了。“家里共有三个孩子,老伴儿离开后,我还是习惯一个人住。” 陈大爷说。1993年从成都铁路局退休后,他也一直没闲着,身兼街办关工委副主任、社区“两委”监督委员会主任等职。

  在这个档案馆中,20张工作证算是见证了他的人生轨迹,也见证了时代变迁。最早的一张工作证是1979年印发的,工作证一侧还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证件照上,陈大爷穿着衬衣、一头黑发。

  而墙上二十多张荣誉证书也见证了这个老党员的光荣时刻。“最高荣誉就是获得了铁路系统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陈大爷一脸骄傲,“这个在全国都只评选了60个”。

  希望倡导积极向上的家训家风

  在陈大爷的档案柜里,还存放着一个电筒一样的物品。“你看这个像电筒吧?其实不是。” 陈大爷露出“电筒”底部金属部位说,“这还是一个安全锤。”在档案柜中,一个“武侯区治保巡逻”的袖套也格外引人注目,如果有事外出,他会带在身上,遇到不平事,他就敢于出手。

  工作证、荣誉证书、老旧照片……陈大爷的个人成长经历都展示在了客厅,在他的作品栏里,一个“持”字格外醒目,陈大爷回忆,年轻时选拔干部,领导让自己读一篇报纸,他将“坚持”读成了“坚特”,贻笑大方。他说,每个晒出来的个人档案里,都有一段故事,他希望让更多人从中有所借鉴。

  据武侯区档案局负责指导打造个人档案馆的高科长介绍,这是成都市首个个人档案馆,打造这么一个示范点位,是希望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家训、家风,形成一种良好的社区文化,而陈大爷作为一个老党员,他的故事也比较多,素材很丰富。下一步,他们将打造更多的家庭档案馆,在更多的社区形成良好示范效应。(记者宦小淮 摄影记者王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