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推出逾60场活动

2018-06-10 23:20:55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6月9日,“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展。记者郝飞摄

  编者按

  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全省各地佳音不断:中国白酒老作坊申遗联盟在泸州成立;成都各博物馆除了免费开放,更用新展待客;众多非遗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群众之中……在四川,“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如火如荼。记者带你直击遗产日的精彩。

  6月9日,成都各大博物馆再推文化“大餐”。除了免费开放之外,成都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展馆同时推出新展。此外,精彩纷呈的非遗活动也在全省各地上演。 

  4台新展同时亮相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各大博物馆的新展,也紧紧围绕呵护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角度进行。金沙遗址博物馆的“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首次集中展示了成都商业街船棺葬、老官山汉墓、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等21世纪以来成都地区重要考古成果。同时期中国出土最大、最完整的漆床,最早出现“成都”铭文的青铜矛等展品,第一次走出文物修复室与观众见面。在成都博物馆,“影子之城——营造学社镜头下的广汉”展,也吸引着古建爱好者。梁思成等营造学社成员70多年前拍摄的广汉城照片,和精美的木建构件、皮影以及陶楼陶房等文物一起,生动勾勒出中国传统城市及建筑之美。

  如何用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在6月9日策划推出了“万古云霄一羽毛——书画中的诸葛亮”特展。展览以书画为线索,讲述了诸葛亮波澜壮阔的一生。唐宋以来,文人雅士到成都武侯祠谒庙怀古,留下大量珍贵墨迹。本展览精心选取明清至近现代画作40余幅,串联起一部以三国史事为轴线的诗意书画史。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同日也推出了“五丁问道”书法作品展,书法家泼墨写下了杜甫诗歌和历代名帖,传统文化跃然纸上。

  记者了解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成都各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再度让公众涌入博物馆得以触摸丰富的文化遗产。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古蜀时期的漆床让70多岁的观众周先华看得津津有味,“没想到几千年前四川先民的漆艺就如此了得!”在武侯祠博物馆,小朋友们也把展览当成了“连环画”,绿雨轩展厅内,到处可见家长带着孩子感受传统文化。

  “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吸引众多观众。记者郝飞摄

  精彩活动传递非遗之美

  在展览之外,全省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出的各种活动,多达60场以上。

  蜀锦织造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贺斌把织锦现场搬到了成都博物馆。调丝、经络、整经等繁复的上机织造流程和现场织造,让观众们纷纷感叹蜀锦的来之不易。在成都博物馆5楼,《猪八戒吃西瓜》《猴子捞月亮》等皮影剧目,受到了小朋友的热烈欢迎。看完表演,还能亲自体验木偶操作技巧。看到小朋友操纵着“小马驹”欢快奔跑,博物馆工作人员欣慰表示,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就会爱上传统文化。

  非遗图片展、摄影展以及非遗演出等精彩活动,同时也在全省各博物馆、纪念馆展开。9日上午,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一场传统的曲艺表演新鲜亮相。四川清音、四川扬琴、四川金钱板轮番登场,用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表演艺术演绎三国故事的精彩。博物馆皮影亲子小剧场内,孩子们在社教老师带领下,兴致勃勃为卡通诸葛亮皮影上色,完成属于自己的皮影作品。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免费进馆的观众还可以参加体验活动。只要完成与诗歌文化和杜甫相关的晋级任务,就可在草堂文创馆向非遗老师拜师学艺。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在国际非遗博览园,“2018成都市非遗进校园教学成果展”展示了成都近5年来非遗进校园的成果。无论是在校学生们的剪纸、瓷胎竹编等手工技艺作品,还是川剧、清音等表演,均已经有模有样。省非遗保护中心则把非遗讲座送进社区,让观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非遗的魅力。

  在泸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县屈氏庄园也上演精彩活动,让人感受到文化遗产保护也能助力乡村振兴;在广元市博物馆,古琴文化知识讲座及古琴名曲音乐会相继举行……省文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愈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文化遗产正在融入人们的生活。(记者吴晓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