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城市建成区内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成都水质明显改善提升

2018-06-10 23:21:53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一条5米宽的清澈河渠从金牛区迎宾大道一号居民小区前缓缓流过,仿佛一根泛着柔和光泽的碧绿绸带,一头系着城市水环境的改善,一头系着民生福祉的增进。

  “走,一起去河边走哈,消消食。”夏日傍晚,伴着凉爽的河风,市民郭广兴与妻子梁沁携手沿着金牛区四斗渠迎宾大道段,开始了一天中最惬意最放松的散步时光,“通过黑臭水体治理,我们彻底‘告别’了家门口的臭水沟,现在与碧水清流做邻居,生活质量确实不断在提高。”

  金牛区四斗渠迎宾大道段的治理成效正是成都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的一个生动缩影。为了让碧水清流常与市民为邻,成都一直全力以赴。

  治水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践行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描绘美丽中国画卷中的重要一笔,在成都受到高度重视。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截至目前,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目前,生态环境部、住建部正在成都市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专项督查。

  怎么排查?

  对城市建成区内所有地表水体

  进行排查和水质监测

  成都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41段黑臭水体是怎样排查出来的?据了解,2015年10月,按照国家“水十条”要求和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迅速安排市水务局、市环保局会同11个区政府,对城市建成区(四环以内)范围内的所有地表水体进行排查和水质监测,共排查出黑臭水体41段,其中,轻度黑臭19段,重度黑臭22段,总长度110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分别在官网上将黑臭水体名称、水体类型、起始边界、长度、黑臭级别、水质状况、治理责任人及达标期限进行公示,并逐级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纳入了“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

  怎么治理?

  对358个下河排水口进行溯源排查

  第八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工程开工

  “我们严格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要求,组织专业队伍,对存在排污问题的358个下河排水口进行溯源排查,科学制定治理措施,组织环境、市政、水利、生物等领域专家,逐一审查每段黑臭水体治理方案,广泛征集多方意见,综合采取治理措施,做到‘一河一策、一口一策、一源一策’。”据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还成立专门巡查队伍,定期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水质抽检和效果验收,做到完成一段、查验一段、销号一段、管护一段。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实施第三、四、五、八污水处理厂扩能提标改造,在不新增建设用地、不停产的情况下,将污水处理能力由40万吨/日提高到75万吨/日,外排水均达地表水Ⅳ类标准(总氮除外),为城市建成区41段黑臭水体整治所截流污水纳管处理提供先决条件。同时,开工建设第八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工程,为中小河渠增加环境用水。

  治得如何?

  市域内主要河流设立地表水监测断面107个

  显示成都河流断面水质明显改善提升

  “不久前,我们收到了市环保局的一组水质监测数据,可以说算是成都市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的成绩单,同时,这组数据也为我们接下来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提劲鼓气。”站在水质已全面达标的鸡公堰旁,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点开手机,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心城区府河、南河、沙河的13个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水质得到明显改善,2016年至2018年5月,Ⅰ~Ⅲ类水质断面优良比例逐年上升,分别达到15.38%、53.85%、61.54%,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逐年下降,分别为38.46%、7.69%、0%。永安大桥(出中心城区)断面2018年水质已从2016年的劣Ⅴ类改善为Ⅳ类。

  “城市黑臭水体的整治,有力促进了河流断面水质明显改善提升。”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那么这些监测数据是通过什么方式收集分析出来的呢?据了解,成都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的41段黑臭水体,全部分布在城区四环以内中小河渠(相关部门没有设监测点),但最终都会汇入主要河流,成都在市域内主要河流上共设置地表水监测断面107个,全面监测全市水质情况。

  如何加强?

  计划到2020年

  全域成都消除黑臭水体目标全面实现

  未来, 成都将怎样加强黑臭水体的治理?“在全力推进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的同时,按照相关要求,我们将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工作扩大至全域范围,共查明城市建成区外黑臭水体255段,治理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郊区(市)县,计划2018年底前治理完成132段,2019年底完成余下123段。”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255段黑臭水体中已完成截污治理措施121段,正在施工30段,正在开展前期工作104段。治理完成下河排水口1133个,新建污水管道150.9公里、处理设施67座,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新建配水工程10处,整治“散乱污”企业1065家,清除河道淤泥126.3万立方米,拆除违建2430平方米,已完成截污治理的河渠水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提升。

  2018年,成都计划新建污水处理设施60.24万立方米/日,提标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设施23.72万立方米/日,新建污水管网197.54公里,改造老旧污水管网109.75公里;规范整治适度养殖区280家(户)畜禽养殖场,整治后的畜禽养殖场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同时做好已经完成清理整治的2876家禁养区和养殖区养殖场的复查;限期整改仍存在违法排污问题的241家机动车清洗站、72家餐饮店,实现洗车场中心城区(5+2)100%、其他区(市)县80%达标排放;按照《成都市农贸市场排污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完成206个农贸市场整治;2018年6月底前,完成全市洗砂场整治工作;全面完成1518家排污入河“农家乐”的排污治理工作。

  到2020年,中心城区四环以内河渠水网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水质进一步改善,水系、岸线、通道、绿化“四通”基本形成,全域成都消除黑臭水体目标全面实现。(记者 胡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