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这个端午小长假 天府绿道、川西林盘成网红“打卡”地

2018-06-18 19:02:5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竹艺村的竹里 资料图片

  沿着幽静的绿道,邂逅古老的明月窑和现代陶艺,拾一把蒲草,跟着传统手工艺人一起编一个精美的香囊……这个端午节,将绿道田园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天府绿道、川西林盘旅游线,俨然一副“网红”打卡地的姿态,崇州竹艺村、蒲江明月村更是持续火爆兴旺,其中明月村在端午小长假前两日,游客量就突破了5000人次,10多家民宿全部满房,而在竹艺村,游客量也较平常翻了一倍以上。

  慕名而来

  竹艺村里,感受地道民俗

  “这两天太打挤了。”6月17日下午3点,当记者联系到遵生小院经营者冯玮的时候,她正忙着给坐在遵生小院里的五六名游客讲解制作香包的药材特性,趁着游客低头缝香包的空隙,冯玮才抽空和记者聊几句。

  这已经是冯玮今天组织的第二场手工活动了。“以前我通常会建议客人们上午10点半到小院,放了东西,喝口茶,然后去爬爬健身步道。回来正好吃中午饭,午饭之后,下午可以体验各类民俗手工活动。”但这个流程在端午节期间完全行不通了。冯玮说,端午节每天在遵生小院预订简餐和下午茶的游客超过了30人,做香包、包粽子、包水饺……这些民俗手工活动也由以前每天一场、每场五六人的规模,增加到了每天两场、每场10多人的规模。

  冯玮坦言,这个端午节,自己全家已经齐上阵了,目前虽然能撑下来,但她已经在考虑增加人手,“培养一些兴趣爱好相投的年轻人一起将传统文化的内涵传播出去。”冯玮告诉记者,遵生小院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她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增加人手保证目前正常运转的同时,她还想研发更多更有意义的活动。

  在竹艺村里,有“遵生小院”“竹里”“三径书院”“来去酒馆”“竹编博物院”……这一系列根据原有农家院落改造而成的功能区,构成了川西林盘典型代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竹编之乡——竹艺村的独特韵味,听风赏竹、烹水品茶,还能欣赏当地竹编匠人的手工艺品,被吸引的并不仅仅是周边游客,外国游客也慕名而来。

  “游客特别多。”崇州市道明镇党政办主任方科告诉记者,仅6月17日上午到下午3时许,保守预计游客量已经突破2000人,较平常翻了一番,“游客来源基本以家庭出游为主,其中一部分外地游客和外国游客也专程前来,感受不一样的乡村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

  圈粉无数

  绿道串起古老与现代

  “说实话,在丈夫决定端午来蒲江明月村时,我不大乐意。”说这句话时,刘丽正兴致勃勃地沿村内绿道行走。事实上,从端午小长假第一天起,明月村就屡屡刷新了刘丽对这个“网红村”的认识:夜间蛙声一片,清晨鸟鸣清灵,顺着绿道而行,不经意间就会与古老的明月窑和现代陶艺村不期而遇……

  刘丽正在散步的这条绿道,全长1.6公里,今年1月刚刚完工,绿道上铺设了5厘米厚的透水混凝土路面,虽然最近几日雨水频繁,可是绿道上却没有丝毫积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耍法!”刘丽告诉记者,被绿道串联起来的明月村周边,是她这个端午节最惊喜的目的地。“一条绿道将明月村核心区的17个文创项目串联成一个景观环线,昨天我们一家人就沿着绿道彩色的路面一路骑行,参观了有300多年窑龄的明月窑,吃了顿农家饭,在阳光房体验草木染……”刘丽告诉记者,最有意思的是,一家人还在传统手工艺人的带领下,学习了用蒲草编制香囊,学习到了不少端午民俗知识,“这才是旅游本来的样子,我宣布,自己已经被圈粉了!”

  刘丽说,剩下的假期,一家人还计划顺着绿道串联起的成佳镇万亩茶乡、石象湖风景区、大溪谷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处,感受这条独一无二风景线的绿色生态之美。

  被实力“圈粉”的游客不在少数。据明月村项目负责人陈奇介绍,在端午小长假前两日,明月村接待游客数量超过了5000人,村里10多家民宿的100多个床位,早早就被预订一空,“一条绿色的丝线,把陶艺、草木染、设计、艺术教育等等串成一条环线,成为一条集慢行生活、休闲旅游、生态保护及民俗体验于一体的好去处。”

  (记者 李彦琴 摄影记者 陶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