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农历: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凉山最大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9月底将完成一期主体框架施工

2018-06-20 23:33:1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135

  塔吊挥舞长臂吊运钢管,钢筋房里火花四溅,泵车鼓足劲向地基喷射混凝土。6月19日15时,雨一停,喜德县甘哈觉莫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的施工现场立即热闹起来。

  这是凉山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规划建设57栋住宅楼,计划安置贫困户1409户7097人,基础工程于今年5月初启动,9月底将完成一期20栋楼主体框架施工。预计明年底,全部搬迁群众可入住聚居点。搬迁后,原宅基地将退耕还林还草。

  规划图显示,该聚居点每栋楼为6层,2-6楼是住房,一楼是商铺。为严守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政策红线,聚居点仅有75平方米、100平方米和125平方米3种户型,可分别供3人、4人、5人的搬迁户入住。

  “入住群众来自全县52个贫困村。”甘哈觉莫村第一书记王友介绍,喜德县2018年、2019年拟退出的贫困村中,3人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都将住进这里。

  米市镇洛尔村贫困户沙马打叶是入住户之一。他家老房子在距县城50多公里的半山腰上,喝水只能通过水窖,一到雨季满是泥沙,浑浊不堪;旱季,水量少得可怜。“听说聚居点里有自来水,娃娃还能上县里的小学。”沙马打叶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洛哈镇坪其甘村第一书记杨光金告诉记者,不少外迁贫困户也被聚居点吸引,打算返乡。 由于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该村不少贫困群众已自发搬迁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杨光金表示,搬回来,老乡们在医疗、住房等方面享受的政策保障要强很多。

  搬迁群众生计如何保障?王友介绍,将通过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省外打工。凉山州与广东佛山市在劳务输出方面已有合作,搬迁群众经技术培训后可到佛山等地就业。今年暑假期间,喜德县将利用民族中学、喜德中学等对贫困户开展培训,内容涉及汉语、电焊、厨艺等。

  就近养猪。距甘哈觉莫聚居点不远,是四川铁骑力士集团的生猪代养点,猪仔、饲料、防疫全部由公司提供。有养殖技术的搬迁群众可到代养点养猪,一头可收益250元左右。

  申请公益岗位。据估算,聚居点可提供保洁员、治安巡逻员等公益性岗位200多个。

  此外,贫困群众还将新增退耕还林、还草收入,并可以在聚居点的彝族风情一条街从事漆器、酿酒、彝绣等工作。

  今年,凉山州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17万人。截至目前,住房主体已完工8667户,涉及3.8万余人,完成投资14.11亿元。

  近年来,凉山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州脱贫攻坚“头号工程”。2016-2017年,全州共有10.1万余住在深山区、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地方病多发区等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搬迁梦”。凉山还在安置区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商贸流通等措施,持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记者 侯冲 何勤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