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一厕一景 四川旅游景区厕所“内外兼修”

2018-06-27 21:47:17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海螺沟景区内受到好评的厕所。

  6月20日—21日,四川省旅游“厕所革命”现场会在甘孜州泸定县举行。会议透露,三年时间里,全省完成了新改建旅游厕所3469座,完成数量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200座的57.7%,其中新建2534座、改建935座,覆盖了全省539家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第三卫生间全覆盖,较好地满足了游客如厕需求。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2015年《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以来,四川围绕“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目标,集中整治“脏乱差少偏”现象,“厕所革命”之举不断渗透到各市州,全省80%以上新改建旅游厕所达到A级以上标准,整体实施成效显著。在“厕所变景点”的美好愿望下,全省旅游厕所“内外兼修”,不断“开花结果”:甘孜州海螺沟以科技提升景区厕所管理,一并解决高寒地区厕所防冻、缺水地区厕所冲洗等问题;广安市在旅游厕所营运模式上开创新局面,以商养厕的模式大受好评;乐山市则运用时尚设计,将提升景区“内在美”作为突破口和打造点;阿坝州汶川县注重人本关怀,完善全州旅游厕所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的建设;泸州市大力健全厕所管理机制,通过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和健全考核机制,使厕所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秩序化轨道,大大提升服务的宽度与温度。

 

  乐山大佛景区的旅游厕所。

  引进生物高科技 高海拔地区如厕不再尴尬

  甘孜州因地处高海拔地区,景区如厕对游客来说一直是个难题。近年来,以海螺沟景区为代表,甘孜州的“厕所革命”着重加大技术投入,引进生物高新科学技术,既解决了高原寒冷景区旅游厕所无厕可如、有厕难如、如厕难受等难题,又适应了时尚、实用、节能、环保、低碳等现代旅游业发展新要求。

  在此次“厕所革命”现场会上,甘孜州海螺沟景区的旅游厕所成为与会人士关注的一大焦点,该景区厕所配套设施在技术引领下实现“大革新”,现已成为甘孜州旅游宣传的新名片和高寒旅游厕所的新标杆,一跃成为全国“厕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区”。

  记者从海螺沟景区了解到,生物科学技术的运用,是该景区厕所摇身一变的关键因素。该景区淘汰了传统打包式厕所,选择全国技术领先的泡沫封堵免水冲微生物粪便自降解环保厕所,起到了节能环保、环境零污染、臭味全祛除、冬季保暖等效果。得益于PLC和喷雾设备,海螺沟景区厕所污物能自动被微生物分解,并且不会产生异味感。此外,针对海螺沟高原寒冷的特点,海螺沟每个厕位都配有专门的智能防冻系统,使厕所内温度保持在0℃以上,保证温度分布均匀,避免局部结冻,温升效果快,防冻系统即使在零下50℃的环境中仍可正常工作。不仅在全国高寒景区树立了“厕所革命”的标杆,还大大解决了游客在高海拔地区如厕遇到的低温、潮湿、异味等尴尬问题。

  记者在会议现场了解到,甘孜、阿坝、凉山等高海拔地区的其他景区,也将引进类似生物技术,解决旅游厕所如厕难的问题。

  “内外兼修” 实现一厕一景

  在大力实施“厕所革命”的过程中,乐山市注重艺术设计感,按照功能性、艺术性、融合性、独特性四大设计理念,对景区厕所进行文化提升,将厕所变成“景点”。如今,乐山景区厕所也在成为一处景点,为文明景区建设锦上添花。

  6月24日,记者来到乐山大佛景区,该景区的旅游厕所让人眼前一亮,游客中心厕所结合嘉定坊古街特色,以西南集市为主题;八仙洞码头厕所以码头文化为主题;灵宝道厕所以竹艺文化为主题,配置了仿古船、黄包车造像、竹艺熊猫、仿真恐龙等景观小品,各具特色,同时还设有互动拍照区,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感和趣味度,真正实现了将厕所变成“景点”。

  记者从乐山市旅游和体育发展委员会了解到,乐山大佛景区在厕所文化的打造中着重突出整体美感,加入本土特有的竹艺、刺绣等文化元素进行艺术再现,使景区环境与厕所文化景观自然和谐相融,达到“内外兼修”,真正实现一厕一景。在外观高标准设计的前提下,乐山大佛景区厕所注重改善内部功能性,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母婴、残疾人等各类游客的实际需求。通过优化蹲位布局、优化通风排气系统、增添第三卫生间等,采用节水、节能、除臭新技术、新材料,使景区厕所能保持内外整洁一致,让游客能舒适安心地享受。

  青城山景区的旅游厕所。

  以商养厕 营运模式大焕新

  近年来,为加强旅游厕所的建设,广安大力创新营运模式,运用企业、民众的力量,以商养厕开启营运新局面,“厕所革命”发展步伐不断加大加快,惠及当地企业以及周围群众。

  记者了解到,广安积极探索服务外包以及以商养厕等新型模式,以解决旅游厕所的运营和管理难题。通过购买服务引入专业化管理团队,在政府或景区单一管理主体的基础上增加保洁公司,实现“1+1>2”。如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将厕所外包运营,每年支付约40万元用于厕所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厕所管理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在特色街区、景区将城市公厕与商铺、摊位、广告、便民设施等相结合,将景区公厕与休憩、购物、候车等经营服务项目结合,以商养厕的同时增加厕所的公共服务功能。此外,广安市还推行智慧找厕,结合智慧旅游推进信息多元化,在各景区导览图中明确标出旅游厕所点位,在小平故居、华蓥山旅游区、天意谷等主要景区开通了720°全景地图,并推送到广安旅游微信公众号上供游客查阅,缓解了游客的找厕难题。

  数据显示,推行“厕所革命”三年来,广安争取到国、省旅游专项扶持资金共计545万元,引领当地各级各部门和社会投资近2亿元新建改建A级标准化旅游厕所198座,其中3A级旅游厕所24座、2A级旅游厕所51座、A级旅游厕所123座。(记者杨艺茂图片由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提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