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这是成都高质量发展的蓝图,请收好!

2018-07-10 00:02:12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7月6日至7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举行。会议审议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为龙头如何发挥表率?成都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哪些方面发力?全会上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力争通过3至5年形成2个万亿产业集群

  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就是提升经济中心和区域带动能力,加快建设高质量经济体系。

  具体而言,成都将把握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2个万亿产业集群、2个五千亿产业集群、6个双千亿产业集群和一批成长性好的新经济产业集群。

  此外,围绕“六大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形成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现代供应链等新经济为主要形态的开放型产业体系。

  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与此同时,培育一批“拟上规、成长型、小巨人”企业和一批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成都市投促委主任丁小斌表示,在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下,成都要紧紧抓住高质量企业,特别是以六类500强企业为目标。聚焦国际化高端要素,从传统项目招引向要素招引并重,特别是围绕城市功能、城市开放等功能性项目,加大招引力度。

  规划以淮州新城为中心建设第四个国家级开发区

  成都将和德阳、资阳、眉山协同发展,推动环成都经济圈一体化。在产业、通道、平台、服务、市场上共建共享,实现区域铁路公交化运营。共同打造成德绵、成德资、成眉乐三大产业联动区,推动具有区域特色的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化、规模化、高端化;深化成都科学城与绵阳科技城互动合作,加快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城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携手打造大成都、大峨眉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全力打造全省发展的主引擎和区域协调新典范,让周边城市与成都真正形成“近水楼台”的新型关系。

  成都已初步形成多类型、多层级的对外开放平台体系,但全球影响力和开放引领性仍显不足。如何突破现状?成都提出,要充分发挥天府新区、高新区、经开区高端创新资源集成运用能力,用足用好空铁一体化形成的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能力,以淮州新城为中心整合区域资源,规划建设第四个国家级开发区。

  同时,坚持以国际标准推进高质量国别园区建设,创新园区运营模式,搭建国际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国际中小企业来华投资兴业首选地和集聚地。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一带一路”对外交往中心等标志性载体。

  以天府国际空港为战略支点打造成都的高铁交通圈

  围绕提升门户枢纽能力,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成都提出,要发挥南丝绸之路起点的区位优势,以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为重点,加快构建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打造以天府国际空港为战略支点的高铁交通圈,形成连接国际国内主要节点城市的高效客货运输网,构建起“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加快建成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这也意味着,以后空地联运、无缝连接的出行方式,将成都带向更加开放的发展前沿。

  “将天府国际空港定位于高铁交通圈的战略支点,意义非常重大。”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方存好表示,在推动区域发展上,省内布局的两条出川大通道,一条成都经自贡至宜宾出川高铁,一个成都经南充至达州出川高铁,两条出川高铁打通了成都南向、北向和东向的陆上通道。其中成都经自贡到宜宾的高铁就经过天府国际空港新城。这是其中一大利好。

  方存好表示,未来以天府国际空港为战略支点构建高铁交通圈,实现空铁无缝衔接,方便快捷出行,还将为成都高新区构建新的对外开放总格局有重大指导方向,把空港新城打造成新的对外开放平台,产业集聚平台。

  创构成都生活美学地图全面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品质生活从何体现?成都将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质量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教育要高质量发展,成都将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解决“择校热”“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到2020年建成中小学、幼儿园500余所,增加学位约28万个。

  看病不再难,将加快建设“健康成都”,到2020年,基本形成均衡协调、一体高效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人均期望寿命81岁以上。

  住房有保障,成都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切实解决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未来3年新建商品住房66万套。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成都精神的灵魂,成都将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塑造别样精彩的人文魅力和城市气质。把天府文化融入城市社区、绿道体系和川西林盘的建设,打造“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文化景观、文创街区和小镇,创构成都生活美学地图。(记者张想玲、杜江茜、秦怡、雷远东 见习记者杨金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