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成为文化新客厅

2018-07-25 23:18: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7月19日,观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记者李向雨摄

  7月2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厅里,观众饶有兴趣地看着古蜀文物。此前,张大千艺术展、“江口沉银”考古成果展在国博展出,受到众多观众追捧。

  半年多来三展登陆国博,只是四川作为全国文物大省的缩影。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四川可移动文物有1079680件/套,排名全国第7。坐拥丰富资源,有政策资金保驾护航,四川近年屡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大遗址和传统村落保护成就“亮眼”,博物馆形成特色品牌,文博事业蓬勃发展。

  7月19日,观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记者李向雨摄

政策资金护航文物保护成果丰硕

  “最近十年,是四川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建设飞速发展的十年。”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保护利用的相关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有政策和资金的保驾护航。2016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意见。同年,《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完成修订,《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部分条款完成修正,《成都市大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颁布施行。

  在可移动文物之外,四川拥有2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96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这些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公布,68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保单位的保护规划公布实施。与此同时,各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也逐年增加,其中,仅省保单位的专项补助,从2012年的2840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6000万元,累计投入达25860万元。

  6月9日,一位观众在“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上记录文物的历史背景。记者郝飞摄

  文物保护抢救工作结出丰硕成果。

  在考古发掘方面,四川迄今已有12项当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今年4月,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江口沉银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出水的4万多件文物,受到业内关注,也因此被国家博物馆主动邀请、并作为国家博物馆全国考古发现系列展的首个展览。

  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古蜀文明遗址”“藏羌碉楼与村寨”“蜀道”“中国白酒老作坊”等4处文化遗产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中,在今年的世界文化遗产日,“中国白酒老作坊”在泸州成立申遗联盟,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发起冲击。

  大遗址保护开始凸显综合效益。目前,四川共有9处大遗址列入国家“十二五”保护项目库,三星堆、金沙遗址已成为不少人的旅游目的地,邛窑遗址公园也于今年5月18日正式开园。

  5月18日,金沙遗址博物馆游人如织。记者吴传明摄

资源丰厚亮点突出博物馆成为川人文化新客厅

  文物资源的丰厚,让博物馆丰富馆藏成为可能。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李蓓说,“全省博物馆总数已达258家,国家一级博物馆8家。其中,四川博物院馆藏文物数量已达30余万件。除了综合性博物馆外,四川还拥有一系列极具特点的专题博物馆。”

  如今,三国旅游目的地有成都武侯祠,诗歌朝圣必去成都杜甫草堂,了解古蜀文明去三星堆和金沙,还有川菜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通江银耳博物馆等也各具特色,川内博物馆已极具辨识度。

  如何让博物馆“活”起来?2017年1月,我省把“推动更多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写进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7月31日,公共服务单位错时延时开放正式实施。这些惠民措施,极大地增强了博物馆的吸引力。几天前,来自北京的游客甘岳尝到了博物馆延时开放的甜头。在四川博物院,他一直待到晚上9点才离开,“对我们这种行程很赶的外地游客,这样的措施太人性化了。”

  而博物馆的展览,也越来越接地气,充满创意。

  6月9日,“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展。记者郝飞摄

  2016年12月,“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启幕。来自全国60多家博物馆的200余件﹙套﹚精美文物,不仅让观众大饱眼福,更用文物证明了四川在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地位。今年初的“文明的回响——来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宝”展在成都以50万人次的观众数量,创下十多年来该展的全球巡展纪录。

  “这得益于博物馆展览越来越有特色、展陈越来越活,四川观众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博物馆正成为四川人的文化新客厅。

  丰厚的文物资源,已经成为四川独具魅力的文化名片。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说,在近年中国文物的国外展览中,外国观众最感兴趣的中国文物除了秦始皇兵马俑之外,拥有太多待解之谜的三星堆文物绝对名列前茅。

  2017年,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6751万人次,比2013年增长了近3000万人次,2018年,这个数字会更高,这正是活力十足的四川文博业的写照!(记者吴晓铃、吴梦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