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42名成都“孃孃”用家乡的歌打动世界

2018-07-28 11:09:1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爱乐女子合唱团南非比赛现场。 受访者供图

  日前,在南非首都茨瓦内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合唱节上,四川省文化馆爱乐女子合唱团带去了4首充满中国特色的歌曲,荣获老年组公开赛金奖第一名。

  据了解,世界合唱节自2000年开启以来,每两年一次,在世界多国轮流举办,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合唱团参加,因其规模大、水平高,被誉为合唱界的“奥林匹克”。

  7月23日,记者见到了刚刚从南非载誉归来的爱乐女子合唱团的团员们。她们表示,希望通过她们的歌声,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音乐。□唐子晴本报记者吴梦琳

现场:用家乡的歌打动世界

  演出现场,南非比勒陀尼亚大学音乐厅里,柔和优美的《铃兰》,热烈欢快的《欢乐的那达慕》,辽阔高远的无伴奏《牧歌》,俏皮可爱的《熊猫的摇篮》,4首风格不同却都充满民族特色的歌曲,让现场观众掌声雷动。

  合唱团团长邓合智告诉记者,去年10月接到比赛邀请函后,在挑选曲目时,大家经过充分考量,确定了这4首特别具有中国韵味的歌曲。她们花了整整10个月的时间,来进行编排、排练,充分发挥女子合唱团的声音优势,在感情投入和意境营造上下足功夫。

  “月儿弯,星儿闪,我们的家乡在四川。竹叶青,山花艳,四川是熊猫的摇篮……”这首来自家乡的歌曲《熊猫的摇篮》,一般多是被童声合唱团选用,但爱乐女子合唱团音乐总监将其进行了重新编排,42名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阿姨们,一边演唱,一边随着节奏轻轻摇摆身体,并通过拍手来带动整首歌曲的活泼气氛,演绎出不一样的韵味。“我们尝试合唱不再是紧绷地站着,严肃地唱,而是轻松愉快地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将这份快乐和观众们一起分享。”入团近20年的老团员潘松梅说。

  《牧歌》,合唱团选择了无伴奏合唱形式,和国际上流行的阿卡贝拉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差别。这首蒙古族风情的歌曲,要求融入感情,才能唱出蓝天白云下的美丽大草原的意境。

  据了解,世界合唱比赛有来自60多个国家,300多支合唱队的16000多名歌者参与。主要分为交流赛、公开赛和冠军赛三类比赛,其中,冠军赛是最高水准的比赛,需要取得一定资格才能参赛。此次合唱团获得老年组公开赛的金奖第一名,也赢得了两年后在比利时举行的“2020第十一届世界合唱比赛”老年组冠军赛的资格。

背后:演出服饰亲自用铁锅染出来

  爱乐女子合唱团成立于1998年。从成立之初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90人在册,老中青三代团员让合唱团更加立体完善。

  合唱,讲求合作。高音、中低音、中音、低音,由于每个声部的音调都不一样,团员们每次训练完,都要录制视频音频“交作业”,发在微信群里给老师和声部长检查。苏丽华作为老团员,至今也依然按照规则训练:“合唱团里的每一个人都要专业过关,不少团员在训练结束后还自己去上小课,为的就是保持专业度。还有一点,四川阿姨们唱普通话确实有困难,一首歌里差不多十几个字,都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

  此次到南非参加比赛,团员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50岁。“到南非第三天就要比赛,水土不服又干燥,深夜里大家还在酒店坚持排练,比赛后好多人嘴里都长了病毒性疱疹。”团员柳嘉说。“这次去比赛,很多六七十岁的团员,腿脚不好,但一上了台,精神抖擞,气质满满。”邓合智告诉记者。

  比赛现场,团员们身着黑色长裙,十分优雅。实际上,这些长裙都是团长自己设计、打板制作完成的。“我们是爱好者团体,经费主要都是自筹,所以只能想办法节约。”邓合智说。

  多年来,合唱团也参加过不少大大小小的比赛,获得过不少奖项,但是第一次参加这样高水平的国际比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歌者们同台赛歌,就取得佳绩,让团员们颇感自豪。邓合智告诉记者,合唱团演唱的4首歌曲,在国际上知名度并不高,但是充满中国味道,能够打动那么多评委和观众,也是她们希望能参加比赛的一个初衷——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音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