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这根三星堆的金杖很可能是古蜀国王鱼凫用过的!

2018-09-06 05:40:4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三星堆博物馆综合展厅,置于聚光灯下的一根金杖,显得尤其光彩夺目——这是三星堆镇馆之宝之一。

  在中原文明中,象征王权的往往是鼎这种青铜重器。为何3000多年前的古蜀人有用杖的习俗?它与西亚、古巴比伦、古埃及等把杖作为权力象征的地区有何文化上的关联?金杖的主人又是谁?

  金杖全貌。杨树摄(视觉四川)

【文物档案】

  金杖

  文物级别:国家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年代:商代

  出土时间: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祭祀坑,现馆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金杖图案指向鱼凫王?

  1986年7月,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第10天晚上。考古队领队之一的陈显丹正在加紧清理文物,很快有了惊喜的发现:黑色灰渣中露出了一点金黄色。随着竹签和毛刷的继续清理,一条雕刻着精美纹饰、弯弯曲曲的黄金制品露了出来。“当时大家以为是古蜀王的金腰带,后来发现是一根杖。金皮里面,还残留有炭化的木渣。”经过测量,这根金杖有1.42米长,重约500克。

  而最让大家惊喜的是,这根金杖的一端,平雕有46厘米长的三组图案:靠近端头的是两个前后对称的人头,他面带微笑,头戴五齿高冠;靠近杖的内部,雕刻了图案对称的鸟和鱼;鱼和鸟的颈部,各串着一根看似箭翎的图案。

  金杖细节图。杨树摄(视觉四川)

  金杖纹饰拓印图。记者吴晓铃摄

  三星堆出土了震惊世界的神秘青铜器,却迄今仍未发现文字。金杖上的图案,是古蜀国的文字吗?这些图案又透露了哪些信息?

  在陈显丹看来,这组图案组成一幅典型的“象形文字”:杖上的人物头戴五齿高冠,与青铜大立人所戴相同,因此身份位高权重。金杖上又有鱼、鸟等图案,因此它极可能表现的是古蜀王中的“鱼凫王”,金杖的主人也应该是他。

  而有的专家则认为,头戴五齿高冠的人应该是蜀祖蚕丛。他把代表蜀王的金杖交给鱼凫,图案上羽箭贯穿鸟和鱼头的形象,则是直观表现当时王位的禅让制度。杖上的那只鸟,其实就是渔猎时的鱼鹰,或许就是鱼凫部族的标志。

折射古蜀人对外交流

  然而,同样在3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象征国王权力的是鼎,而远在西亚、北非一带,那里的人们将杖作为权力象征。难道李白笔下“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时代,三星堆人居然和西亚有了文化上的交流?

  在专家们看来,古代中国并非没有权杖之说,用杖的习俗,更是从《山海经》传说时就已经有了。

  在《山海经·海外北经》就有“夸父追日,弃其杖,化为邓林”之说。《山海经·海内经》说都广之野“灵寿实华”,这灵寿木就是做杖的好材料。《汉书·孔光传》“赐太师灵寿杖”。蜀山氏来自山区,用杖助力,更是一种必要的器具。至今,四川剑门藤杖,仍驰名中外。我国历代王朝,也都有赐杖与老臣的惯例。

  当然,三星堆的金杖文化,与西亚或古埃及有关,同样也有可能。

  三星堆出土过5000多枚印度洋海贝,说明三星堆时期的古蜀人已经走出盆地,不排除外界文化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对三星堆文化产生了影响。

  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段渝认为,三星堆这柄金杖的形制的确与西亚、埃及较晚时期的权杖相似,属于细长类型。“近东权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杖首或杖身头部有图案,描绘胜利者的功勋,或叙述某件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无独有偶,三星堆金杖同样在杖身上端刻有平调图案,内容也同样与国家权力有关。考虑到这些因素,同时也由于在古蜀王国本土和商代中国没有使用权杖的文化传统,因此,三星堆金杖看来是通过某种途径,吸收了近东权杖的文化因素而制成。”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说,金杖其实只是古蜀文化具有极强包容性的一个缩影,“比如三星堆出土的铜牌饰,就有二里头夏文化的因素,玉戈有商文化的影响,琮则与长江下游的文化有关,金面具、金面人头像,又有西亚文化因素。所以,3000多年前人们的交流,已经完全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记者吴晓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