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都蒲江的冶铁遗址或是卓王孙“集团”的铁矿所在

2018-09-15 07:04:3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西汉时期,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成为美谈。很少有人知道,卓文君之父卓王孙其实是西汉“福布斯”榜的富豪。依靠祖传的冶铁技艺,他在举家搬赴蜀地的临邛时,依靠此处的铁矿源,成为《华阳国志》记载中“货累巨万亿”的亿万富豪。

  卓王孙“集团”的铁矿在何处?史料记载在今蒲江古石山一带。9月13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透露,在蒲江县鹤山镇铁溪村再度发现一处大型宋代冶铁遗址。它不仅极可能是宋代中央朝廷专门设立的三大铁钱监之惠民监所在地,更与古石山直线距离只有几公里,再度证实这一片区从西汉开始,就一直是全国几大冶铁中心之一。

  冶铁遗址的燃料窑,边上小洞是燃料窑的烟道。

  卓王孙发迹原来就在这一片区

  作为汉代“冶铁大亨”,卓文君父亲究竟有多富,除了“货累巨万亿”,从他阻挠女儿与司马相如婚事又消气以后,给卓文君的陪嫁就可见一斑。史料记载,他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财若干。卓王孙的家产从何而来?就靠冶铁。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龚扬民透露,史料记载卓王孙出生于赵国,在赵国灭亡后,为防赵国复辟,秦国遂下令赵国贵族、工匠和富人迁徙至咸阳和巴蜀一带。不料等冶铁世家卓家来到临邛境内,却发现这里山有铁矿,人民勤劳,遂利用丰富资源和从赵地带过来的冶铁技术大干起来。到卓王孙时,更是加大投资,兴建了更多冶铁厂,“倾滇蜀之民”开山取矿。卓家的大型冶铁工场,当时在全国也首屈一指。临邛也成为全国几大冶铁中心之一。

  那卓家的矿山位于何处呢?史料记载,就在今日蒲江境内的古石山一带。龚扬民说,虽然史料记载卓王孙迁至临邛,但临邛下辖的范围并不止于今邛崃一地,今日紧邻邛崃的蒲江也在其区划之内。2006年,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首次对成都平原古代冶铁进行系统研究,果然就在包括蒲江古石山、铁牛村、禹王村等地发现了多处大型冶铁遗址,证实了史料关于卓家在古石山开矿的相关记载。时隔十余年,当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2017年为配合成都三绕项目建设,在蒲江铁溪村进行考古发掘时,再度发现大型宋代冶铁遗址。龚扬民说,这说明从汉代至宋,铁溪村的这处冶铁遗址,都是临邛境内巨大冶铁中心的一部分。

  冶铁遗址出土的铁渣。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或是宋代铁钱三大产地之一

  这处新发现的遗址,还原了当时冶铁的盛大规模。龚扬民说,遗址已发掘近3000平方米,由冶铁炉、炒钢炉、燃料窑、房址、灰坑、排水沟和废料堆积层等组成。冶铁炉共2座,内径达两米多;炒钢炉就有13座,分布在冶铁炉周围。在漫长的冶炼过程中,炒钢炉的烧结面就有5至14厘米,附壁铁水有2至7厘米厚。大部分的炉底残留有铁块,有的炒钢炉内更填满了铁块。龚扬民说,此次宋代冶铁遗址发现的炉子,为历年四川地区冶铁遗址中最多。在成组分布的炉子之外,遗址上还有工棚、排水设施、燃料窑以及燃料倾倒的灰坑等,完整展现了古代冶铁的工序。在考古院科技考古中心,研究人员甚至还通过对冶炼遗物检测分析和观察,得知该遗址用青冈树烧制的优质木炭作为燃料,用赤铁矿铁石作为主要炼铁原料,且在冶炼过程中使用大量石英岩作为耐火石或造渣材料。这处遗址,也是四川迄今发掘的冶铁遗址中保存规模最大的。

  这处规模巨大的冶铁遗址,被考古人员认为可能是宋代三大铁钱监之邛州惠民监所在地。龚扬民说,唐宋时期,鲜遭战乱的蜀地经济繁荣,有扬一益二之称。经济的繁盛,令市面流通的铜钱远远不够使用,因此中央朝廷在川陕地区设立三大铁钱监,以铸造铁钱。其中的惠民监,史料记载就设在邛州。只是令考古人员意外的是,这处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铁渣铁块,却并未发现哪怕一枚铁钱。龚扬民说,这极可能是铁钱原料的生产地和铸造地并不在一处的原因。毕竟钱币铸造是国家行为,可能会在保卫更严密的地方进行。而在20年前,蒲江县城南门外就曾发现冶铸遗址,发现了铁渣、炭花以及窖藏的100公斤铁钱。

  龚扬民表示,结合四川近年在蒲江铁牛村、古石山等冶铁遗址的发掘成果,可以认为蒲江县自汉至宋一直是重要的冶铁业中心,这为研究四川地区古代冶铁手工业增添了一处重要的考古实物资料,具有重要意义。(记者吴晓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