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重庆妹不简单 在英国连办四届中国美食节

2018-09-18 04:36:0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唐诗说,中国美食文化将走得更远。

  中国美食节位于伦敦塔桥附近

  第四届中国美食节现场人山人海

  小面、酸辣粉、麻辣抄手,都是重庆大街小巷可以看到的亲民美食。为了让外国人吃到这些地道的重庆美食,一个重庆吃货想了一个“高大上”的办法,在英国伦敦举办一年一度中国美食节。

  让中国美食在英国开花,是重庆80后唐诗的心愿。如今,由她担任组委会主席的第四届中国美食节刚刚落幕,这名吃货如何一步步把中国美食“营销”到伦敦?近日,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慢新闻爆料热线:966988;邮箱:3159339320@qq.com)联系到远在英国的她。

  吃货的童年

  跟随爸爸吃遍大江南北

  唐诗告诉记者,她的美食细胞是爸爸带出来的。“我爸爸是一名重庆美食家,从小我就跟着他,吃遍大江南北。”虽然生长于重庆,但是唐诗说,自己对中国八大菜系都如数家珍,发自骨子里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唐诗大学毕业于化工专业,连自己设计的实验都是“如何通过调节成分比例让黄油和冰激凌的保质期更长”。大学毕业后,她来到英国找工作,碰见了英国做设计工作的汤子慕。

  “我们都发现,每到夏季伦敦就会出现众多美食节,有韩国、日本、印度的,而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却没有。英国的中餐馆老板大多埋头苦干、低调挣钱,很少宣传。”将中国的饮食文化宣扬出去,让两名吃货一拍即合。他们决定,在伦敦举办中国美食节。

  2015年,他们在伦敦举办了第一届英国中国美食节。《欧洲时报》英国版微信公号“英伦圈”就刊登过两名中国80后在英国创办中国美食节的故事,一个是注重细节的设计男,一个性格豪爽的理工女,两人完全不搭调的性格,让美食节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重庆小面、上海生煎包、粤式流沙包、陕西肉夹馍……每年3天,伦敦塔桥边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体验地道的中国菜。

  美食节搭建之初,年纪轻轻的他们从来没有餐饮从业经历,没有自己的餐厅,让唐诗和汤子慕受到了各种质疑。不断传来的负面消息一度导致唐诗精神崩溃,吃不下睡不着。“我们一个是重庆人,一个是湖南人,都很倔强,憋着一股气,一股傲劲儿,别人说不行,我就非要做给你看。就喜欢打脸。”

  吃货的初心

  让中国美食遍地开花

  为了让美食节的游客吃到地道的中餐,他们从第一年开始就尽量邀请国内的餐饮商家来参展。第一年,唐诗引进了不少重庆的美食商家,让重庆的小面、酸辣粉进入英国人的视野。

  第四届美食节刚结束,如今,两人打造的中国美食节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之前,本报曾报道的重庆妹子刘超然在英国的小面品牌“刘小面“,也参加了本次美食节。3天时间,她的摊位共卖出1300多碗小面,让伦敦市民了解重庆美食。

  当记者问到办美食节的营收,唐诗笑着说:“其实前三年,我们都是亏损。”但是这没有让他们后悔当初的选择。

  四届摸索尝试,坚持着一颗“吃货心”的唐诗和汤子慕把中国美食节逐渐推向正轨。

  吃货的目标

  用美食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除了让顾客品尝美食,她和搭档还做了一些关于美食市场新的尝试。他们邀请食客参与包饺子、学做麻辣鸡,增强互动,还推出由英国厨师设计的苹果剁椒酱鱼头、辛香肥肠拉面等创意中餐,吸引喜欢尝鲜的外国人,探索营养、流行、适应英国市场需求的新中餐。

  美食节上的“唐人街鸡蛋仔”,要排队两个小时才能买到。当时在图片分享网站上,拿着鸡蛋仔、以塔桥为背景的照片曾广为流传。一家重庆小面餐馆也因为媒体报道火遍海内外,甚至吸引了英国驻重庆总领事去面馆品尝。

  唐诗说,搭建美食节,是搭建中英的桥梁,建立一个美食交流平台,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今后,我们的美食节还会一年一度的办下去,展示咱们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餐饮品牌,让我们国家的饮食文化传播更远。”

  重庆晚报记者 郝树静 受访者供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