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农历: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成立

2018-09-29 04:38:4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194

  走进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东门,右转,紧挨图书馆的一条小巷内,是一处老建筑群。这里经过精心改造后,9月27日,正式开门迎接师生。当天,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正式成立,这座院落正是研究院的所在地。

  “有近百年历史了,这里做过学生的宿舍,也曾被用作校长的办公室,今天焕发新生机。”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舒大刚格外激动,声调都不自觉地高了起来。为让院落更符合中华文化研究院的“身份”,舒大刚说,从绿化风格到展陈设计甚至是每一处对联的布置,都独具匠心。

  在舒大刚看来,如果研究院是一棵小树苗,它已经有了强壮的“根”——文化自信,这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题中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鲜明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去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四川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制定出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坚持把握导向、立足学术、着眼传承,围绕构建研究阐发、保护传承、国民教育、宣传普及、创新发展、传播交流6大体系,规划17个重点工程项目,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体传承。

  立足学术发挥优势 解决突出问题

  百年川大,文史哲等传统文化学科历来是优长学科,学科建设广受关注。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的成立,吸引着海内外学界的目光。当天的成立大会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应邀出席。

  易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万耕为研究院的成立点赞,“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延续和发展,关键是文化在延续和发展。”他认为,这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立足学术,发挥好高校的学术优势,能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推动解决目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省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整合了古籍整理研究所、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和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的优势资源和力量。舒大刚坦言,以前3个研究所尽管有名气,但没有独立的招生计划,招收生源无保障,导致教学计划无法统筹安排,学科建设缺乏长远规划。随着研究院的成立,四川大学明确,中华文化研究院将得到在博士生招收指标和科研经费投入上的支持,也正在着手研究制定独立的招生计划。

  出实招办实事 形成传承发展合力

  从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成立大会现场走出,四川大学图书馆馆员王飞朋豪情满怀。他师从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项楚,学习古典文献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留校工作,继续开展学术研究。“研究院成立,就是为传统学科包括绝学和冷门学科‘扎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到学校,大家都重视起来,传承发展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就有了合力,我们更有动力扎根学术。”王飞朋说。

  “研究院的成立只是一个开始,有了组织机构之后,人才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学校、地方可给予职称指标、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郑万耕建议。

  不仅在四川大学,省委宣传部还将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因地制宜建立学术机构,深挖中华文化资源,深耕巴蜀文化沃土,发挥优势、重塑品牌,为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在省委宣传部支持下,四川师范大学正加快筹建“中华传统文化学院”,以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传播为核心,弘扬蜀学传统,打造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的核心力量和高水平基地。西华师范大学正加快建立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中心,立足学校在地方档案、写本与出土文献、巴蜀文献、革命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等优势特色,进一步传承巴蜀文脉。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川省出实招、办实事。深入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推出李冰、落下闳等首批10位四川历史名人,成立和完善首批四川历史名人研究会9家、研究中心10家,筹建和提升历史名人博物馆和传习基地,推出一批研究著作、主题活动、文艺作品和旅游线路。启动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动三星堆遗址、沱江流域及龙门山脉东麓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开展《古蜀文明保护传承精品系列丛书》编辑出版,组织开展古蜀文物巡展,成功举办“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中国国家博物馆首展。深入实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积极开展推选传统节日吉祥物、征集传统节日形象标识、推介传统节日经典诗词等主题活动,推动形成以“七大传统节日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传统时令节气”为主要内容的“7+X”传统节日体系。考古发掘取得重大进展,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医简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江口沉银遗址入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记者李寰张立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