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都拟构建4315公里自行车道网络体系

2018-09-30 05:30:5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立足于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践行公园城市建设新理念,落实“中优”提升发展新要求,适应绿色出行多元新需求,我市启动了自行车道规划建设工作。从29日开始,按照市上部署,成都市建委就《成都市自行车道专项规划》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规划背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市委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要求构建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健康优雅的生活方式,倡导低碳出行,深化“自行车道+步行道+特色慢行线”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市委“中优”工作专题座谈会中指出要加强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展示生活城市本色。

  此次规划的范围包括锦江区、成华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高新区及龙泉驿区、新都区和郫都区在绕城高速以内的区域;其他外围各区(市)县,参照此次规划内容及标准执行。规划研究年限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限保持一致,即2035年。

  此次规划的目标是以既有慢行系统规划成果为基础,构建安全、便捷、顺畅的自行车道系统,打造一流的骑行环境,满足多样化的骑行需求,支撑至2035年实现城市绿色交通分担率85%。规划定位是作为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城市中短距离自行车出行、为公共交通提供接驳的自行车道系统。

  3大规划策略

  1.优化网络——

  在慢行规划基础上,细化自行车道体系,识别自行车道空间载体,优化自行车道网络方案

  2.完善标准——

  分析各级自行车道的骑行需求特征,明确各级自行车道的断面、隔离、设施等完善标准

  3.细化管控——

  保障自行车道独立路权与骑行安全便捷,对机动车、电瓶车和共享单车提出细化管控

  重点点击

  总体方案为依托城市用地功能、自行车出行需求和城市道路空间条件,规划范围内共规划形成“9廊27线216片”自行车道网络。

  规划自行车道共计4315公里,其中包括自行车专用道、自行车主通道、自行车优先道、自行车一般道。

  300公里 自行车专用道

  环境品质较好,服务中长距离休闲娱乐和游憩健身出行为主,依托滨河绿地、环城生态区绿地和干道两侧绿带设置。依托区域级自行车道和城市级自行车道,形成“9廊”的自行车专用道,规划里程共计300公里。其中,依托区域级自行车道设置253公里;依托城区级自行车道设置47公里。

  在建设标准方面,专用道断面宽度单向宜不小于3米,双向宜不小于4米。专用道设置于道路红线外的独立绿地空间内,与道路空间隔离;标记专用道LOGO。与城市干路相交时,路口处宜设置机动车右转信号灯,路段处宜设置自行车专用过街信号灯;与河流、铁路、快速路相交时,宜采用立体过街方式,并优先下穿。结合专用道骑行需求,参照绿道规划成果,采用绿道规划中的2-4级驿站为自行车专用道提供配套设施。

  468公里 自行车主通道

  以服务区域间中长距离的通勤出行为主,依托区域间连续的主要干道设置。依托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网,形成环+射“27线”的自行车主通道。规划里程共计468公里,每个行政区覆盖3-5条自行车主通道。

  在建设标准方面,新建道路自行车主通道宽度应不小于3.5米,现状道路自行车主通道宽度应不小于2.5米。与机动车道采用同样铺装,并在地面增加标识。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设计速度大于40公里/小时的道路,必须设置机非安全隔离设施。新建道路应采用绿化带隔离;现状道路优先采用绿化带隔离;空间受限时可采用栏杆隔离当主通道;位于辅道时,根据速度确定隔离栏或画线隔离。主通道采用与机动车道相同的铺装,并标记主通道LOGO。随既有车行道上跨下穿设置自行车道上跨下穿,在有条件的交叉口设置自行车左转相位和左转待行区。

  885公里 自行车优先道

  以服务于片区内短距离的轨道接驳、通学、生活服务出行为主,依托社区内次要干道设置,衔接自行车主通道。依托城市次干路和支路,逐个公服圈识别内部的高德POI(信息点)点位、轨道站点、中学、大型办公区、商业设施、大型公服、社区公服设施等,确定需求最集中的道路。依托公共服务圈内次支路网,形成“216片”的自行车优先道系统,里程共计885公里,平均每个公共服务圈内长度约2—6公里。在建设标准方面,新建道路自行车优先道宽度应不小于2.5米,现状道路自行车优先道宽度应不小于2米。优先道宜采用画线隔离,并设置违法抓拍,在邻近中学出入口的道路宜设置机动车减速带,保障非机动车骑行安全。优先道采用与机动车道相同的铺装,并标记优先道LOGO。

  2662公里 自行车一般道

  以服务于短距离一般生活性出行为主,依托社区内支路和街巷设置,并衔接自行车优先道。自行车一般道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GB51286-2018)自行车道标准执行。

  在建设计划方面,自行车道建设实施按照“一年示范、三年实施”的行动计划,逐步实施,完善建成自行车网络。

  温馨提示

  为更好地集中民意民智,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市建委将于近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对《成都市自行车道专项规划》予以公示。公示期间,市民可以通过留言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记者 袁弘 图片由成都市建委提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