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军民融合勇当“探路先锋”

2018-10-10 04:34:2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探路先锋”蹄疾步稳

  ●在全国率先建立“省、部、军”共同参与的军民融合改革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在全国率先设立总规模达百亿元的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

  ●成立全国首个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联盟

  ●获批全国首个省级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

  前不久,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了一场专题座谈会,全国20家“民参军”企业代表成为座上客。20家参会企业中,就有5家川企,占总数的1/4。

  这一细节,体现出四川军民融合之“重”。四川拥有雄厚的军工实力,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处于全国前列。在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中,四川是唯一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核心任务的省级行政区域。近年来,四川把军民融合发展作为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的核心内容,不断完善军民融合发展推进机制,勇当全国军民深度融合的“探路先锋”。

  在全国率先建立“省、部、军”共同参与的军民融合改革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在全国率先设立总规模达百亿元的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成立全国首个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联盟,获批全国首个省级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四川军民融合正朝着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范围不断迈进,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A

  层次更高

  多项军民融合重大改革试点深入推进

  通航产业的春天在哪里?四川驼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车天发说:“在四川。”他的笃定,源自四川正在积极推进的全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

  去年12月,国家空管委批复四川试点方案,同意在四川省境内开展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今年6月,全国首个省级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机构——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成都揭牌,支起空管部门与通航用户之间的桥梁,“以点引路、以点带面”,探索盘活低空空域资源、拉动通航产业发展的“四川经验”。四川通用航空迎来规模化发展战略机遇期,一个新的万亿级产业“起飞在即”。

  这是四川深入推进军民融合重大改革的试点之一。今年5月,作为军工事业单位转企试点单位,西南自动化所的混改方案获得批复,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将在年内转为企业、完成股份公司挂牌并引入战略投资。此举将给企业带来快速发展的资源和动力。探索推进军工单位改革改制,四川成效初显。据统计,目前全省军民融合上市企业超过30家。

  民企“参军”,取得军品市场准入证是第一关。近年来,四川开展军工“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认证)联合审查试点取得重大进展,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已形成一系列工作规范,极大降低“民参军”准入门槛。

  探索形成多层次军民融合金融专营业务体系。四川在全国率先设立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达100亿元,目前已投资布局商业航天、核技术应用等一系列军民融合创新项目。同时,四川还组建军民融合科技支行和保险支公司,推出军民融合金融产品近50个,为更多军民融合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B

  程度更深

  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军工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民营企业深入军品产业链,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四川军民融合的深度可见一斑。

  集授时与数据记录等功能于一体的北斗卫星手表,数据精度高,成为众多“驴友”的必备装备。鲜为人知的是,其制造商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科十所控股的企业,属于“军工血统”。

  “四川造”无人机,也是具有军民融合特征的产品之一。

  上月,在成都举行的2018全球无人机大会上,“翼龙Ⅱ”“双尾蝎”等“四川造”大型无人机备受关注。目前,四川在工业级无人机特别是中高端无人机研发制造方面具有全国独特优势。全省从事无人机产业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企业有200余家,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四川无人机产业发端于军工企业和军工技术,如今却借助民企在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等领域的优势,发展得更快、更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军转民”“民参军”相向而行,军民深度融合已成为四川转型升级的强劲力量: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1900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122亿元,其中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从2012年的57.1%跃升到2017年的73.1%。

  C

  范围更广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合力越来越大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协同创新合力越来越大。

  去年4月,省国防科工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华大学签约共建四川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成立的初衷,就是要通过“军政产学研用”及相关金融机构联手协同创新,拆壁垒、破坚冰,促进军民科研成果、人才等资源“自由流动”。

  探索创新,形成“军政产学研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合力,四川探索不断。目前,四川已组建北斗通信、商用无人机、航空发动机等产业联盟,军工企事业单位联合省内院所、高校、企业,建设了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协同创新平台。

  各地各部门也在积极行动,一大批军民融合财税支持政策、人才引进培养支持政策相继出台,一系列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难点、痛点,在实践探索中被逐个击破。

  “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还需走向更高、更深、更广。”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四川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探索,推动形成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更大合力。(记者 朱雪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