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在成都开幕
2018-10-22 03:47:4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 |
第三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在成都开幕(朱虹 摄) |
人民网成都10月19日电(朱虹)今日,第三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在成都开幕。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超速发展,以辽宁号航母等国家只有重器到各行业创新研发,由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工程人员正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其中一部分也在为世界科技工程进步作出重要贡献。我国工程能力的提升与工程科技专业人才质量息息相关,高等工程教育是工程科技人员培养的主渠道,为工程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深化工程教育改革,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只有不断提升自主的工程能力,源源不断的培养优秀的工程人才,才能建设强大的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以及相关的核心技术,这些科学技术对于工业界产生了巨大的贡献,许多工业领域已经或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兴起正在悄然改变,如何培养适应这些变化,进而引领新的变化的工程科技人才,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需要面临的问题。
“我们将在这里探讨传统工科专业如何升级改造,新兴工科专业如何布局与建设,课堂革命与教学创新将如何实现,现代产业学院与未来技术学院该将怎样建设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相信大家通过大会报告的聆听、思考、提问和交流,一定能对各自领域的工程教育改革有所启发。”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范桂梅在会上说。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第一届就是在成都举办。今年再次选择在成都召开,体现了对四川高等工程教育的肯定,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姜亚军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高等工程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主要体现在,内涵式发展不断推进,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是,和国内教育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全面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四川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成都是高等教育的腹地,今年6月21日,教育部再次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长陈保生同志也做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主题报告,吹响了振兴本科教育的号角,保生部长说,高校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身之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本科阶段的工程教育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本科专业布局当中,工科大类专业占到了三分之一,三分天下有其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以本为本,以工科类本科专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以本为本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来不断的改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机制、模式和方式方法,持续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又是国际通行的质量教育保障制度,是我们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2016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成员,截至2017年底,教育部高等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总共认证了全国198所高校的846个工程专业,通过专业认证振兴专业质量,进入了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在致辞中谈到,下一步,要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三大理念,以专业认证作为抓手,主动对标华盛顿协议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及时修订培养,重组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改革,健全实践教学制度,明晰教师责任,健全评价机制,完善条件保障,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