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让那些“臭脏黑”的自媒体账号没有市场

2018-10-25 07:13:1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华说

  居心叵测之徒变身预测经济形势的“专家”,一遍遍唱衰中国经济,渲染焦虑恐慌情绪;如黄口小儿一般满口胡说,篡改党史、国史、革命史,故意抹黑经典著作和剧目,恶意诋毁英雄人物;给“黄赌毒”穿上心灵鸡汤的外衣,冒充“知性姐姐”“先知大叔”欺骗单纯读者……

  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个自媒体井喷的年代。一些炙手可热的网络平台,动辄有数亿注册用户。谁都能感觉到,数据造假、抄袭洗稿、虚无价值、篡改历史,乃至铤而走险敲诈勒索、传播谣言、贩假售假、侵犯权利等问题,在许多自媒体账号上来势汹汹。一些“臭脏黑”自媒体账号追名逐利不择手断,娱乐至死没有下限,套路用尽,机关算尽,已经到了无法无天、自取灭亡的地步。对此,亟需以更专业、更严格的网络治理,净化网络空间、纯洁网络文化。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万物皆媒”“万众皆媒”成为可能,也让自媒体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任何自媒体玩家想从动辄数以千万计的同类自媒体账号中脱颖而出,都必须有响当当的硬实力。公众的“注意力”被当成了最宝贵的资源、最稀缺的机会。所谓的“网红经济”“粉丝经济”“自媒体创业”,往往都是在争夺流量、点击量背后的“注意力”资源。试看那些“臭脏黑”的大V、网红、公众号,它们并没有靠技术创新吃饭的真本事,也没有靠知识文化吃饭的真功夫,“吸睛”的手段都来自“下三路”。

  从“猎奇”“反常识”“标题党”等抓眼球的惯用伎俩,到贩卖焦虑、挑唆欲望、迎合低俗等狠戳人性弱点的无良招数;从编造故事骗取认可的软文式套路,到打黄赌毒擦边球的“小黄文”式写法;从荼毒“三观未定”的青少年,到瞄准缺少亲情陪伴、缺乏社会常识的中老年人……“臭脏黑”自媒体为了攫取流量和利益,可谓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有人错误地提出,一个好产品应满足人性的七宗罪:淫欲、懒惰、贪婪、饕餮、傲慢、暴怒、妒忌。借“七宗罪”牟利,恰恰印证了其故意僭越公序良俗底线乃至法律红线的本质。

  移动自媒体时代,任何人抖个小机灵的创意,放到网络上都可能轻易得到“10万+”的点击浏览。正因如此,自媒体的任何言行都应当有礼有度、合理合法。一个成功的自媒体,最需要具备的是遵法守法的精神、诚信立身的技能、崇德向善的素养。粗制滥造难以行之长远,背德乱法难逃法律制裁。不论是自媒体账号还是各类APP,不管是网红还是大V,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社会公德,少一些妄自尊大,多一些审慎克制,才能在浮躁的自媒体浪潮中成长起来,真正实现社会效益和自身效益的双赢。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套路来、套路去,除了给自己留下恶名和污水,还有啥结局?奉劝各路自媒体一句,别拿“臭脏黑”来套路我,别拿“臭脏黑”来毒害我们的网络。

  原标题:《人民网四评“自媒体账号乱象”之一:让“臭脏黑”的套路再也没市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