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载重飞越秦岭 “成都制造”AT200首次转场成功

2018-10-27 18:28:2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AT200昨日降落时姿态平稳

  AT200昨日起飞瞬间

  昨日早晨6时,在地面站的控制下,全球首款大型民用货运无人机AT200自动完成从机坪到跑道的滑行,在陕西蒲城内府机场起飞,经过1小时20余分钟的飞行,早晨7点21分,AT200翻越秦岭后降落在陕西丹凤机场,经过短暂的装卸货及飞机检查后,AT200再次起飞返回蒲城内府机场,于10时30分左右平稳降落。

  成功实现首次转场载重并翻越秦岭的飞行,标志着这架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民用无人机实现应用场景的转换,也意味着我国大型民用货运无人机向商业应用迈进了一大步,最为令人骄傲的是AT200设计、研发都在成都,是标准的“成都制造”。

  现场

  AT200技术再上一台阶

  首次转场载重试飞成功

  26日清晨,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AT200团队成员陆续赶到丹凤机场。该公司AT200工程师彭建是此次转场航线的规划者,也是此次飞行丹凤机场地面站的主要负责人。彭建登上地面站,一边打开仪器一边告诉记者,当前AT200基本实现自动驾驶,起飞前的飞行航线等已经过地面控制站设置完毕,飞行过程中主要由地面控制站进行实时检测和控制,因此彭建的工作相当于“远程机长”。

  不久,蒲城内府机场传来飞机准备起飞的消息,随后,载着新鲜苹果的AT200起飞。7时21分,AT200近距离降落在丹凤机场,现场响起阵阵欢呼声和掌声,大家纷纷拿起AT200带过来的苹果拍照,“这是全国大型货运无人机运送的第一批苹果”。这也标志着AT200载重翻越秦岭试飞成功。

  到达丹凤机场后,经过1个多小时的货物装卸及飞机检查,8时30分左右,成都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滑跑、起飞,载着梨子的AT200按预定航线盘旋爬升至预定高度,并于10时30分左右飞回蒲城内府机场。

  首次转场公开演示飞行结果通报显示,全程飞机状态稳定,航迹跟踪精确,各项功能演示均达到设计要求,满足异地起降转场飞行试验,标志着这架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民用无人机实现应用场景的转换。

  2018年AT200无人机进行优化飞行控制律和系统升级工作。彭建介绍,与去年相比,2018年AT200无人机新增了3个功能。第一,AT200当前可实现从机坪到跑道的自动驶出和驶入,去年仍需人工推出,如今成功实现了一键起飞;第二,增加了空管功能,在飞行过程中可实现应答和监视功能;第三,增加了一套超短波语音电台,通过语音电台可实现无人机与其他飞机之间的对话。进一步实现了吨位级货运无人机的智能无人化。

  背后

  转场飞行的技术基础

  百余次试验奠定了

  为何选择飞越秦岭,此次载重翻越秦岭的难度体现在哪里?彭建表示,从飞行环境来讲,秦岭的复杂程度在国内是数一数二的,秦岭高空复杂气候条件,比如低温、湿度条件,对飞机电子设备性能有很大影响,所以保持飞机设备的可靠性是很不容易的。其次,秦岭高空复杂的气流情况及高空负载飞行,对飞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

  据彭建描述,本次飞行高度层风速最大达到30m/s,空中大风还带20度侧风,相当于遇到了气流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AT200全程实现了自助适应性飞行。

  2017年10月26日,全球首款大型民用货运无人机AT200在陕西蒲城首次公开演示飞行。经过28分钟的持续飞行及演示后,AT200无人机首次公开演示飞行成功,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民用无人机正式诞生。

  接下来1年里,研发团队经百余次滑跑等试验后,2018年10月26日,AT200成功完成异地起降转场飞行试验。彭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2017年首飞满足的是大型民用货运机从有人化到无人化的功能,今年的转场载重飞行,标志着AT200成功实现从无人机到无人机应用场景的转换,相当于从单纯的设备到应用场景的转换。

  彭建告诉记者,在本次飞行前2个月内,朗星已于9月14日进行本场恢复飞行,10月10日在陕西蒲城内府机场完成模拟转场功能飞行,成功验证了AT200异向着陆和航管应答等功能。

  据悉,在综合性能试飞中,AT200无人机经过滑跑、起飞、爬升、巡航、下滑、进近、着陆,完全按照预设航迹飞行,顺利验证了AT200集成系统的高空性能、空管应答功能、ADS-B OUT功能、语音电台功能,同时在空中完成了地面站控制权交接和差分站切换等工作,得到了AT2001000m~5000m各高度层的爬升、下降、巡航等性能状况,为即将进行的转场飞行获得了宝贵的数据,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未来

  AT200距商业运行 更近一步

  货运无人机应用广泛

  从首飞到实现转场载重飞行,“成都造”AT200走在国内无人机的最前列。据朗星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介绍,与国内大型民用货运无人机相比,AT200至少领先了1年。

  随着研发技术逐渐成熟,制造成本大幅降低,无人机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除军事用途外,还包括农业植保、电力巡检、警用执法、地质勘探、环境监测、森林防火及影视航拍等民用领域,且其适用领域还在迅速拓展。

  “大型货运无人机市场需求非常大,顺丰也一直在关注我们的项目。”该公司市场部主任陶盼表示,近年来货运无人机备受关注,2017年7月,顺丰集团就已宣布顺丰大型物流无人机总部基地项目落户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标志着全国首个将大型无人机运用于支线物流运输的项目正式落地。同时,京东、中通等企业也在货运无人机领域有所布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18年无人机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无人机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大规模的拓展,被称为“无人机元年”,市场规模达到了66.4亿元。随着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更新,未来我国民用无人机发展较快,到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达968亿元,军用无人机约为350亿元,总体上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年复合增速超过60%,未来市场容量十分可观。

  此次AT200披星出库,破晓升空,平稳降落,标志着研发团队经过2年多来的艰苦攻关,基本完成了AT200货运无人机的重要功能和试验,为AT200适航试点工作提供了一手资料和参考标准,意味着AT200距商业运营又近了一步。

  在谈到接下来的规划时,陶盼告诉记者,“我们是成都的公司,接下来不论是研发、生产、交付都将以成都为中心”。据介绍,当前朗星已在双流规划建设了生产厂房,其规模为10个机位,是朗星在成都的第一期厂房建设,后续还有更多期的规划建设。

  彭建表示,接下来将做不同重量的载重试飞,并不断测试未来的应用场景,同时希望在明年6月前试点完成,推进完成适航取证的工作。

  截至目前,AT200货运无人机顺利完成了各项地面功能试验与性能飞行试验,积累了无人机地面各系统、飞控系统控制性能以及飞机各性能数据,为大型无人机适航取证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给予适航标准提供相应的试验数据支撑。

  成都商报记者 费成鸿 摄影报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