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都建全国首个地下单车智能存车库 可装224辆单车

2018-11-22 05:05: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只需按一下按钮,共享单车就被机械手自动抓取,在圆柱形地下车库内旋转下降,整齐摆放在银色的存车架上。这不是科幻片画面,记者20日在成都地铁牛市口站旁,见到这一酷炫场景。

  设计建设者称,这是成都示范点,也是全国首个地下单车智能存车库。这一停车模式有望从成都推广到全国。成都市交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该车库预计最快月底向市民开放。

  车库目前设置了4个按钮

  地面小亭子 地下大车库

  地铁牛市口站A2出口旁,矗立起一座橙色顶篷的小亭子,颜色、形状都与地铁2号线站点十分协调。走近一看,亭子里装的LED屏上显示着4种品牌的单车库存数量,以及车库的空余库位,原来这就是全国首个地下单车智能存车库。

  车库由天津远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建设,董事长谢海平向记者介绍说,该车库分为地面和地下两部分,兼具美观性和实用性。地面的小亭子作为单车的进出口,长约4米、宽1.7米、高2.5米,占地约6.8平方米。而地下是圆柱形的混凝土结构,直径8米、深10米,占地面积50余平方米。

  地下由提升装置、旋转装置和抓手结构组成,银色的存车架是固定的,分为8层,每层28个,也就意味着这里能装224辆单车。谢海平表示,车库是地下的,必须躲开地下管线,可因地制宜建设8~12层。在地下建车库的最大优势在于大大节约地面空间。“如果这224辆单车全部放在地面,每辆车占地约为1.5~2平方米,会消耗三四百平方米的空间”,他计算道,“而这个车库在地面仅有6.8平方米”。

  该车库可存放224辆自行车

  存取操作方便 私人单车也能存

  车库目前设置了4个按钮,不管存车,还是取车都只用按一下。记者看到这4个按钮分别对应摩拜、ofo、青桔和哈罗单车,标识清晰,容易辨认。“基本囊括了成都街头目前主要的单车品牌”,谢海平表示,按钮的数量可以随着单车品牌变化进行增减。

  记者发现,按钮上面还有私人单车刷卡区,可用身份证、地铁卡、银行卡等存取车。如果前一个使用者没按照对应按钮存放共享单车,是否会影响后来者正确取用呢?谢海平说,地下车库的视觉识别系统正在调试之中,待正式投用后,系统会根据车型、颜色、标识等元素,在车库内自动纠正。

  记者尝试着存车,把锁车状态的共享单车推入导向槽,便由传送带自动推到挡板处,到操作区刷卡或按钮,机械手就把单车拖入库。被抓取的单车则按就近原则存放。而要取车的话,也是在操作区刷卡或按钮,由机械手从车库中抓取指定单车,放入车槽,扫二维码开锁后推车离开。存车间隔时间5~12秒,取车间隔时间8~15秒,存取操作方便。谢海平提醒,千万不要把共享单车当作私人单车存放,否则存放失效,无法出车。

  设置高峰缓冲区 减少排队现象

  记者注意到,该车库考虑了使用安全性,在细节上融入智能化和人性化设计。比如,存取车平台下设置了重量传感器,人必须离开平台才能操作。一旦感应到有人站在上面,无论你按哪个按钮,机械装置都无法操作,暂停不动,地下车库的门都无法打开。

  平台与存取车操作区域之间还进行了安全物理隔离,隔离设施则设计成了置物架,使用者可临时放置自己的随身物品,方便操作。亭子里还贴心地装了吸顶灯,为夜晚使用的市民照明。两个摄像头用无线连接,分别对存取车行为和周边安全进行监控。

  在车库和地铁站之间,还设置了高峰缓冲区,有20个停车架,可在单车使用高峰时段提前取出单车备用,减少排队现象。停车库设置运行数据远程监控,可在电脑和手机端远程监控车库的运行状态及数据等。据介绍,该车库已取得40项国家专利,主要在智能控制方面,包括30项发明专利和10项实用新型专利,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成都示范点或将全国推广

  地下单车智能存车库靠电机驱动,使用220伏家庭用电,“存取1次,耗电量仅为5分钱”,谢海平说,车库节能环保,与共享单车倡导的绿色出行一脉相承。

  公共交通+单车出行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但一直以来,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影响交通和正常出行,是市民投诉的热点,也是城市管理的痛点。

  “在成都很多街道,我们都能看到摆放得非常整齐的共享单车,同一颜色摆在一起成为街头风景,但也占用了地面空间”,他说,管理需要加入科技手段。“智能存车库向地下找空间,就算在早晚高峰单车多的时候,地面照样漂亮”。

  为何选择在成都建设全国首个示范点?他表示,首先得益于成都的城市管理者和相关部门思维理念超前。其次,成都是旅游目的地城市,外来人口也多,单车使用率高;同时气候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骑,单车使用时间长。而示范点选址地铁口,能明显发挥作用。

  谢海平称自己看好市场前景,正在与国内多个城市洽谈,要把成都示范点建好维护好,以向全国推广。“成都本来就是网红城市,这个车库也比较吸引眼球,相信能成为下一个网红打卡地”。(记者 严丹 摄影记者 刘海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