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民营企业家热议健康发展“三条路”

2018-11-24 06:06:1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近日,大竹县工业园区一家返乡创业科技企业内,技术工人正在生产电子产品。 记者衡昌辉摄

  热议

  “公司原本是一家建筑型企业,下一步要向施工总承包转变,涵盖设计、地勘、施工等各环节,同时建立钢结构基地。”11月22日,四川仁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告诉记者,参加完四川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后,转型升级的想法更加坚定。

  大会提出,要倾力帮助民营经济迈过转型升级这道坎,引导民营企业走提升产业层次的转型发展之路、提升竞争优势的创新发展之路、提升质量规模的跨越发展之路,苦练内功实现凤凰涅槃。

  四川省民营企业家纷纷表示,转型升级的关口,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窗口。

  转型发展

  传统行业走品牌之路

  聚焦主业进军高端

  “我从会场捧回两件‘宝贝’。”巴中市巴山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育贤说,一个是“四川省优秀民营企业”奖牌,一个是坚守主业、不断提质升级的信心。

  张育贤的企业主要从事青峪猪养殖,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50%。“养猪容易,但养好太难。从饲料选择、屠宰技术,到冷藏保鲜、营销策略,都要下功夫。”他认为,传统行业必须走品牌之路,获得消费者高度认可,建立技术壁垒,“这样别人只能模仿,无法超越”。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加快进军高端现代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硅胶产品曾广泛用于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海世博会等重要工程,如今却从建筑行业慢慢抽身,进军新能源、电子电器行业,为华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企业提供完善的电子用胶解决方案及技术支持。在公司董事长王有治看来,之前靠市场规模扩大分一杯羹的时代已经过去,作为传统行业,踩准产业升级步点,才能实现更高发展。“面粉不能只用来做馒头,还要做糕点。”

  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泉认为,民营企业要想实现转型发展,有三种方式:一是内涵转型,主动和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新工艺、新流程、新模式来改造提升;二是外延转型,比如制造企业,可以向上游产业链延伸,实现向智能制造的转型;三是业态转型,跨界发展,例如通威集团从鱼饲料到光伏产业发展等。

  近日,德阳旌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德阳东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装配铝空备用电源。记者肖雨杨摄

  创新发展

  发掘新增长点

  运用新技术创新产品、模式

  民营经济是典型的草根经济、小船经济、头雁经济、民本经济,具有包袱轻、机制活、转向快等独特发展优势。如何利用好优势,捕捉市场机遇,创新发展?

  “要善于发掘新的增长点。”四川蓝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学斌介绍,公司过去20年一直以房地产为主,2016年开始布局几大新板块,目前食品行业已占主营业务40%的份额,物流供应链占40%,房地产只占到10%。

  无独有偶,在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事业版图中,除房地产外,3D打印和生物制药等业务也渐渐崛起。

  改变的背后指向同一个方向: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行业替代新产品、品质分档新产品、边缘延伸新产品,在激发市场需求中引领创新供给。

  川茶集团董事长颜泽文表示,茶也要“泡”出创新味道,“我们创新川茶品牌建设,打造了中国茶行业第一个升级大区域品牌‘天府龙芽’。”

  商业模式也在创新。走在成都大街小巷,红旗连锁随处可见,直营门店已达2800家。创始人曹世如对无人自助收银、掌静脉支付等新技术手段了如指掌,“未来我们会运用大数据、云平台、智能技术,打造智慧零售新模式。”

  在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看来,发展壮大离不开经营模式、人才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创新。通过并购优质项目,迅速实现与国际接轨,是海特集团布局飞行培训领域成功经验。“2008年,并购波音旗下的翱腾飞行训练公司,进军飞行员培训领域,目前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飞行培训中心。”

  跨越发展

  加强研发投入,错位发展

  强化核心竞争力

  “全省民营企业75%以上是个体工商户,还没有一家本土世界500强……全省民企研发投入强度只有0.56%,比全国低1.57个百分点。”大会透露的这组数据,让不少民营企业家倍感重任在肩。

  强化核心竞争力是成都先导药物开发有限公司的选择,近三年累计新签合同价值59亿元,其中2018年新增30亿元。核心竞争力,是自主新药研发管线,为中国肿瘤疾病治疗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

  不少民企把错位、人才培养等作为突破重点。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竞争‘法宝’。”四川高原之宝牦牛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世全说,很多企业都在生产黑白花牛奶时,他们公司生产的牦牛奶恰恰可以走“小众、高端、特色”路线。高原之宝正在同一家法国企业合作研发牦牛奶酪,已生产300公斤,“下一步,我们要建院士工作站,开发更加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牦牛奶制品。”

  成都市极米科技公司拥有专利超过400项,还入选中国硬独角兽TOP100。董事长钟波希望,能将在川企业以及高校相关科研资源进行整合,打造全国甚至全球领先的世界一流光学实验基地。(记者 侯冲 李欣忆 朱雪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