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从1978年到2017年四川货物进出口额增长1700倍

2018-12-12 04:54:1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数说巨变

  111条国际(地区)航线联接世界,235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川谋发展,2万多家外贸备案企业“买全球”“卖全球”……站在四川开放领域硕果累累的当下,回望40年轨迹,一条跨越发展的开放之路随即展开。

  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表明,开放合作为四川集聚全球资源要素、开辟外部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已成为推动四川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

  12.5%

  外贸进出口额占GDP比重不断跃升,结构优化可圈可点

  当地时间12月9日15时,四川路桥集团承建的挪威哈罗格兰德大桥正式通车,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欧洲发达国家修建大跨径桥梁。

  四川路桥走进北极圈,暗合着川企“走出去”的步伐。1981年,四川开始统计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当年仅970万美元,而到2017年,四川省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达到39.3亿美元,稳居全国前5位。“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由点及面、全面突破,2017年四川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增长近80%,四川省约1/3的对外贸易、4/5的对外承包工程布局沿线国家。

  从货物进出口额指标来看,1978年四川省货物进出口额仅4000万美元,2017年为681.2亿美元,实现增长1700余倍。在四川省商务厅厅长刘欣看来,除了总量指标,结构优化也可圈可点。40年间,四川省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农产品出口占比由85.1%下降至2%,机电产品占比由7.1%上升到82.9%。同时,对外贸易队伍不断扩大,四川外贸经营队伍从20多家发展到外贸备案企业2万多家、实绩企业4400多家。

  开放型经济成为推动四川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1978年,四川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仅为0.4%,2017年上升到12.5%。利用外资占四川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1985年的0.31%提高到2017年的1.83%。

  1993年,美国宝洁公司入川发展,此后的25年,世界500强企业入川步伐越来越快。截至2017年,来川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31家,其中境外世界500强235家,均居中西部第一。世界500强密集入川,助推四川利用外资跨越式发展。40年来,四川省累计审批外商投资企业1.1万家,合同外资金额约65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约852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从1986年开始统计的0.15亿美元跃升至2017年的81.6亿美元。

  数十个

  国家级经开区、国别合作园区等各类开放平台不断完善

  近日,在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新川创新科技园里,新加坡创新中心揭牌启动。新川创新科技园于2012年在成都高新区启动建设,是中国内陆省份与新加坡政府合作的首个大型合作项目,目前已有34个重大项目入驻,吸引投资超过339亿元。新加坡方面相关人士表示,期待两年内推动150-200家企业在新加坡创新中心落户。

  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动作,是四川开放平台不断加快建设的缩影。40年来,四川开放平台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四川省拥有8个国家级经开区、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保税物流中心、9个各类进口特殊商品指定口岸。中德、中法、中韩等国别合作园区正在加快建设。四川自贸试验区运行一年多来主要指标居全国7个新设自贸试验区前列,已成为四川对外开放先行区。

  通过40年的努力,四川让“蜀道不再难”,打造出“空铁公水”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构建了国际通道。截至10月底,四川已开通国际(地区)航线111条。截至6月底,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超过2000列,为全国开行最多、网络最完善、全程运行时间最短、辐射“一带一路”沿线范围最广的中欧班列;形成进出川大通道30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820公里,居西部第一。

  275对

  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遍及五大洲,“朋友圈”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后,不断发展的四川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目光。

  1982年10月,四川与美国华盛顿州建立第一对国际友好省州关系,30余年来,国际友城工作发展迅速、成效显著,目前共建立了275对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遍及世界五大洲。1988年,成都市与加拿大温尼伯市正式结好,次年,“友好城市使者”大熊猫赴温尼伯作半年时间的“交流访问”,同时,温尼伯的北极熊“加加”也搬进成都动物园,成为不少80后市民的记忆。

  1985年,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正式开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设立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外国领事机构。随后,德国、韩国、泰国、法国、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国领事机构接连而来。截至目前,在川设领事机构国家增至17个,居内地第3位。

  坚持合作共赢,四川省与欧美等发达国家高层互访不断加强,与境外签署协议130余项,四川成为对德合作先行省,川美地方合作成为中美省州合作范例。“川港合作会议”机制建立,川澳多领域合作机制建设取得突破。

  近年来,通过举办世界华商大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海科会等重大活动,四川对外交流水平日益提升。近5年,四川接待德国总理、英国首相、丹麦首相等重要外宾组团700余批8000余人次。“川港澳合作周”“文化中国·锦绣四川”、外媒看四川等活动品牌效应不断扩大。(记者 李欣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