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月球背面不仅“厚脸皮”还是“麻子脸”

2018-12-23 00:08:5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从现在再飞行15天左右,将着陆于月球背面预选着陆区,成为世界第一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嫦娥四号有三大科学任务:开展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开展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分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探测研究。”12月20日,空间探测首席传播专家庞之浩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千百年来,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加上被地球潮汐锁定,地球强大的引力让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所以在地球上的人们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月球的背面,成为了“秘境中的秘境”。

  12月8日,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西昌出发,向遥远的月球飞去,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的大幕拉开。

  探索月背,人类一直在努力

  古人并非完全看不到月球背面。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科研人员介绍,月球存在着“天秤动”,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因此,至少有10%至20%的月球背面的边缘地带可以从地球上看到,比如一个跨越1000千米的撞击盆地——东海。

  1959年10月7日,苏联“月球三号”探测器传回月球背面的第一张照片,月球背面的“真容”第一次被揭开。人类首次与月背面对面是在1968年,“阿波罗八号”在进行载人登月任务试验时,宇航员威廉·安德斯看到了月背。2010年12月2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月球勘测轨道器”拍摄了一组“惊人”的月球背面照片,这些照片的解析度是以往所拍月球背面照片的106倍,所呈现的细节精细程度创下了历史纪录。

  “如今,人类观察月背的视角将从太空中变为身临其境。嫦娥四号将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尤其是还将首次利用月球背面洁净的电磁环境进行月基低频射电天文观测,这将填补人类在0.1—40兆赫射电天文观测的空白,有望在太阳风激波、日冕物质抛射和高能电子束的产生机理等方面取得原创性的成果。”庞之浩说。

  正面与背面很不一样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介绍,乍一看,月球背面这张“面孔”并不漂亮,是一张“麻子脸”,陨石坑的数量比月球正面要多得多,放眼望去随处可见。月背的“皱纹”也多,布满了沟壑、峡谷和悬崖,而月球正面相对平坦的地方比较多。另外还有几处巨大的“痤疮”,这种现象似乎能够说明月球背面由于毫无遮拦地暴露在太空里,遭遇了大量天体的直接撞击。月球就像一个盾牌,为地球挡住了陨石。

  月球背面还是个“厚脸皮”,它的月壳从整体来讲比正面要厚。“厚脸皮”为月球背面的“白肤色”提供了佐证。照片显示,月球背面巨大的陨石坑都呈现出白色。科学家研究认为,由于月球正面的月壳很薄,熔岩很容易破缝流淌在表面,而背面的月壳很厚,熔岩无法溢出,所以颜色比正面要“白皙”得多。

  此外,月球正面月海很多,而月球背面却只有3个,名字分别叫:东海、莫斯科海和智海。

  “由于目前还没有航天员或着陆器、月球车登上月球的背面,因此,我们对它只能通过绕月探测器普查,无法详查,所以其它的知之不多。而嫦娥四号探测器,为人类逐步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迈出了关键一步。”庞之浩说。潘 晨 记者 马爱平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0日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