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扶贫”标识产品首次进京 豌豆尖等2天卖了20余吨

2018-12-25 04:12:5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四川扶贫”标识产品首次进京,签下24亿元合同

  12月22日,北京东南三环外的四川龙爪树宾馆,首届四川扶贫产品暨特色优势农产品产销推介会在这里举办。

  这是“四川扶贫”标识产品首次进京亮相。194家首都商界企业签订川货购销合同总额达37亿元,其中,“四川扶贫”标识产品24.3亿元。

  除了大宗订单,现场零售同样火爆。到12月23日活动结束,现场准备的货物基本卖空,有些展位此前已经多次补货。

  本次产销推介活动举办地并非人流密集的商圈,那么,首次进京的“四川扶贫”标识产品为何一炮而红?

  谁在买?

  采购商提前下单,市民现场抢购

  “本次产销推介活动虽然只有两天,但采购从一个月前就开始了。”省政府驻京办经济协作信息处处长许可说,省市驻京机构积极对接国家有关部委、央属企业、高等院校等,开展营销推介,促成一批意向。

  和以往“大水漫灌”展销思路不同,此次产销推介活动走的是“精准滴灌”的路子,主要邀请首都餐饮业和川菜龙头企业、大型商超、批发市场、电商平台、中间商、配送商前来采购。

  活动中,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北京简阳商会签订7亿元的采购合同,后者将利用商会企业资源组织四川的农产品货源,包括甘孜的花椒、蔬菜等。眉州东坡集团与阿坝州花椒种植合作社签订采购协议。“我们每年在四川生鲜采购超过2亿元,约占总量的一半,接下来还要扩大采购量。”眉州东坡集团副总经理陆阳说,公司已组建30多个采购站,深入四川田间地头,尤其是贫困地区,与当地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合作,从源头把控生产,“既让我们的食材品质可控,又能带动贫困地区农户脱贫。”

  除了有意向的大宗采购商,活动主办方还发动在京四川乡友推广,吸引来不少“川味”爱好者。在北京工作近30年的杨明友买了100多元的生鲜蔬菜,打算分享给亲朋好友;一位商务部的工作人员专门来到广安展台,购买龙安柚等特产,用实际行动支持对口帮扶地区;来自丰台区的北京市民茹海云从四川的朋友处得到产销推介活动消息,专程前来品尝四川风味小吃。据统计,活动期间共有4000余人现场购买川货。卖什么?

  “四川扶贫”一马当先,果蔬打开市场

  “龙安柚是贫困地区的产品吗?”北京京源农影文化传播中心是一家商业服务类企业,总经理许永飞看到“四川扶贫”商标眼前一亮,赶紧拍下照片发给产品团队。经过现场洽谈,该公司打算采购60万元的龙安柚。

  “有公益性标识的扶贫产品,号召全社会优先购买。”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降初介绍,凡是对“四川扶贫”标识产品进行推销的企业、商超、平台都将得到政府财政方面的支持。

  除了企业,不少北京市民也冲着“四川扶贫”标识选购产品。北京市民吕秀云带着7岁孙子前来逛展,特意挑选了贴着“四川扶贫”标识的核桃、土鸡蛋等特产,“主要是因为产品质量好,顺便还能献爱心。”

  此外,本次产销推介活动商品热卖还离不开主办方对产品种类的精挑细选。活动中,专门开辟生鲜农产品展销区,集中了全省30多个县的特色主打果蔬,包括豌豆尖、儿菜、折耳根等时令蔬菜。

  “北京冬天干燥,而四川小吃多麻辣,不对北京消费者口味。”许可说,通过对北京消费市场的分析,省政府驻京办对参展产品提出建议,用清甜多汁的四川果蔬改变北京消费者对川货的印象。两天活动中,生鲜区成为最受欢迎的区域,共卖出20余吨产品,补货10余次。

  (四川日报记者 寇敏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