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天保工程试点启动20年 看“干河沟”的变迁

2018-12-28 05:00:4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成都12月27日电 题:“干河沟”的变迁——天保工程试点启动20年见闻

  新华社记者 周相吉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启动20年之际,记者走进长江上游林区。在紧邻大渡河的四川乐山市的林区中,记者发现一条被称为“干河沟”的小溪。当地林业工人说,这条小溪见证着20年来的生态之变。

  干河沟位于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境内,是大渡河的支流。川南林业局613林场场长赵旭从场部赶回县城,干河沟是必经之地。“以前河沟两岸树木稀少,很难见到野生动物。”赵旭说,现在猴子成群,野鸡、麂子时常出现。

  前不久,赵旭和林场职工沿着干河沟下山。正哼歌曲的赵旭突然听到一声长啸,他发现一群猴子正在过河,同时猴群也发现了他们。这时,有趣的一幕出现了:猴群立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迅速通过河沟,窜至山顶;另一部分则从河中后撤,退回对岸。一只小猴不知进退,在河谷中大叫。赵旭以为小猴受伤,打算前去救援。突然,返回对岸的一只大猴子飞快地跃至河中,用前肢提起小猴,并在小猴屁股上狠狠地拍了几巴掌,然后夹着小猴飞速退回河岸。

  “看来猴子也有体罚教育,真是太有意思了。”赵旭说,现在干河沟沿线成了“猴窝”。林场职工余绍林还观察到,有专门的猴子立于树梢,站岗放哨。发现不明情况,猴子就发出长啸,然后撤离。

  林场职工说,近年来干河沟沿线的猴子增多,直接原因是生态植被的恢复。在20年前,别说是猴子,就是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也很少见。

  那时,613林场旁边的干河沟还是名副其实的“干河沟”。余绍林说,干河沟的源头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药子山。由于过度采伐,药子山曾光秃秃一片,留下的树桩犹如大山伤疤一望无际。在过去,干河沟常年流水稀少,但遇暴雨天气,洪水卷着泥沙倾泻而下,破坏下游电站、庄稼农田。

  “有一年干河沟发洪水,把在沟谷中干活的几个民工都卷跑了。”赵旭说,水流发出巨大轰鸣声,撞击着两岸,让人恐惧。每次山洪过后,川南林业局职工都要在沟口清淤。“厚厚的泥沙足足有2米深,还有一些树木、枝丫。”余绍林说。

  如今,干河沟内溪水清澈见底,两岸被茂密的森林覆盖。猴子、野鸡时常在岸边乱窜。林场职工告诉记者,现在干河沟常年流水不断,山洪极少爆发。

  “这种变化得益于20年前启动的天保工程。”川南林业局局长尹建平说。

  干河沟旁的613林场见证了这一伟大的生态工程。1998年9月1日,613林场下着毛毛细雨,四川省禁伐封锯及天保工程启动仪式在林场院坝举行。林场职工文圣强回忆说,小院坝里摆满了贴着封条的油锯、斧头。这意味着他们要立即放下斧头,拿起锄头,从砍树人变为种树人、护林人。当天,四川在凉山、甘孜、阿坝和雅安、乐山、攀枝花等6市州试点实施天保工程,这标志着四川省在全国率先拉开了天保工程的序幕。 当年10月1日,天保工程推广至四川全省,四川数万森工成为大山里的造林大军。2000年,天保工程在全国正式启动。

  天保工程启动后,川南林业局工人程伟和同事没日没夜地在药子山造林。“饭煮不熟,只能吃干粮,山中还多雨雾,把树栽完,内衣都是湿的。”程伟说,野外作业,一身雨一身泥都是常态。如今,药子山上,已长满了碗口粗的树木,形成的密林遮天蔽日。

  在程伟的师傅郑皆斌右小指上,一条疤痕从指尖拉到了指根。郑皆斌说,当时植树受伤,扯块布简单包扎了一下,继续栽树,结果留下永久疤痕。天保工程启动后,郑皆斌在4年的植树造林时间里,用坏了20把锄头,栽种树苗十多万株。“如果有人去砍我们栽的树,我会去拼命。”郑皆斌说。

  如今的药子山,成为干河沟的水源涵养地,涓涓细流汇聚下山,流向大渡河,奔向长江。最近几年,干河沟沿线有了视频监控系统,林场也通了手机信号,职工巡山护林用上了新型电子设备。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数据显示,天保工程启动以来,四川森林面积已由1.76亿亩增至如今的2.76亿亩。如今,曾经的砍伐能手、种树标兵郑皆斌已退休。赵旭、余绍林、程伟等职工也从种树人变为了巡山护林员,他们时常行走在干河沟沿线,成为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的新型林业工人。(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