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四川统一战线这么做

2018-12-28 05:13:29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2月的四川,凛冬已至。但对四川省贫困地区的许多人来说,天虽寒,心却暖。

  在雷波县溪洛米乡双龙村,彝族姑娘白干干牢牢记着李琪阿姨的话,每天把屋子收拾得干净整洁。日子越来越好,习惯更要养好。

  在美姑县民族中学,地理老师李开翠对制作微课课件早已驾轻就熟。这门“手艺”,来自德阳中学特级教师谢颖的倾囊相授。

  在成都,致公党省委办公室主任杨成结束在甘孜州德格县的脱贫攻坚督导工作后返回。8天时间里,他带队走访了德格县5个乡镇的6个贫困村落,记录着村里的点滴改变。

  ……工作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统一战线成员。“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需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动员各方面力量,凝聚共识,汇智聚力。”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颜旭说。

  近年来,全省统一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创新实践统战扶贫新模式,以“绣花”功夫做好脱贫攻坚“精准”文章,多维度助推决胜全面小康。

  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个个生动的脱贫故事,去感受统一战线成员同心共筑脱贫路的力度与温度。

  产业带动之路

  找出一个能帮贫困群众“一世”的办法

  【剪影】

  今年彝族年前夕,成都亿谷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琪又开车往雷波去了。从成都到雷波6个多小时的车程,李琪几乎每个月都要跑一趟。“那边的农产品加工厂快竣工了,另外我还要去看看孩子们。”李琪口中的孩子,是她在雷波县多个贫困村资助的彝族孩子。

  李琪与雷波结缘始于2016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琪去了一趟雷波县谷堆乡,先后造访了多个贫困户家庭,身上带的3万元也捐给了贫困户。

  不过,这个举动却得到了雷波县当地一位干部的善意提醒,“他说直接给钱不是一个好办法,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甚至有可能让他们滋生‘等靠要’的想法。”这让李琪陷入了沉思,她决定要想出一个能帮他们“一世”的办法。

  做农产品行业的李琪很快发现,生态环境优良的雷波县,山上放养的“芭蕉芋猪”价值不菲。这些猪以野生的芭蕉芋为食,是真正的生态猪。但因为山高路远,村民们很难把这些猪卖出去。

  “我先帮他们把猪卖出去。”2017年,李琪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帮助雷波县多个贫困村卖出了600多头芭蕉芋猪。2018年,经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省扶贫开发局及雷波县有关部门的倡议和牵线,李琪的公司参与到“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与雷波县开展深度合作。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客户”的模式,公司与雷波县莫河乡、溪洛米乡、箐口乡、汶水镇下辖的13个贫困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签订了收购“芭蕉芋猪”、土家禽、优质蔬菜等合作协议。

  “对一些特困家庭,我们都免费送猪苗,养好后再回购,养殖户每头猪能有1000多元的纯利润。”李琪说,为了加快形成农产品产业链,今年2月公司投资240万元在雷波新建了一个生态农产品加工厂,精深加工“芭蕉芋猪”腊肉、香肠等优质生态农产品,建成后预计年加工生猪不少于1万头。短短1年多时间,李琪的公司已经直接带动雷波县2000多贫困人口脱贫,加工厂建成后这个数字还会大幅增加。

  每次去雷波,李琪都会抽空去看看她资助的彝族孩子们。“经济上脱贫并不难,难的是精神上脱贫。”在雷波县溪洛米乡双龙村,17岁的彝族姑娘白干干一家最让李琪放心不下。白干干父母都去世了,只留下他们姐弟4人。政府为他们建起了新房,公司助他们挣钱脱贫,而李琪每次去都会亲自动手,教孩子们怎么整理床铺、打扫清洁、保持卫生。

  “最近几次去已经不用我操心了,家里干净得很。”李琪笑着说。

  【全景】

  今年初,一份关于发挥四川统一战线优势助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工作方案出炉。“很重要的一点,是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统战成员的特色优势,投入到扶贫工作中。”据省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委部署,省委统战部组织动员全省统一战线持续助力脱贫攻坚,开展大量深入细致、务实有效的工作。

  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是非公经济优势特长。今年6月,省委统战部组织民营企业家开展“沿着总书记足迹,重走凉山扶贫路”活动,推动11家重点民企结对帮扶凉山州11个贫困县,117家民企结对帮扶凉山州167个贫困村;跟踪推进“中国光彩事业凉山行”签约项目落地,108个帮扶项目开工,到位资金324.8亿元;持续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103家川企认购贫困地区15.3亿元农副产品……

  智力支持之路

  开展为期五年的凉山教育扶贫行动

  【剪影】

  “老师,我现在感觉上地理课越来越有意思了。”近日,在凉山州美姑县民族中学,45岁的地理老师李开翠在下课后,初中一年级彝族学生阿合格夫这样跟她说。这句话,让李开翠感觉心头一股暖流涌动。

  因为地理课师资力量缺乏,曾是语文老师的李开翠“改行”教上了地理课。“自己先学,再教学生。”没有经过专门的地理教学培训,这让李开翠很苦恼,虽然她非常努力,但仍然有许多学生说地理课听不太懂。

  改变来源于另一名老师——谢颖。谢颖是四川德阳中学的地理特级教师,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民进会员,民进德阳市委副主委。在省委统战部的倡议下,民进四川省委积极参与四川统一战线教育扶贫凉山州行动。今年7月,一次支教行动被提上日程。

  “我一得到消息就决定要去了。”谢颖说,她又联系了3名同为民进会员的德阳中学老师,大家也都一口答应,放弃暑假休息的机会,到凉山支教。

  7月18日晚上,4名老师从各地汇聚到西昌。等待他们的是50多名凉山州当地的地理老师,李开翠就是其中之一。这50多人里只有两三个“科班”的地理老师,其他人几乎都是半路出家。

  谢颖最拿手的就是利用新技术制作“微课”用于教学。“‘微课’能把地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更加便于理解。”培训中,谢颖耐心地将微课制作的方法传授给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还将她耗时半年,穷尽30多年教学经验创作的8个精品微课全部赠送给他们。

  “收获满满。”李开翠说,培训让她觉得非常充实,解决了许多此前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普格县螺髻山中学老师肖云说,学到的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这里之前有句话叫‘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培训中,德阳中学丰继奎老师告诉我们——学生学生,怎么能学‘死’了,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活力。”

  这次培训很快结束,民进四川省委的教育扶贫“好戏”却才刚刚开始。今年暑假,民进四川省委组织了9名中小学教育专家到凉山,为100余名中小学教师做了16场主题讲座,内容涉及美术、地理、教育理念等。“以后我还会来的。”谢颖说,“我们民主党派在教育领域有很多资源,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帮助贫困地区。”

  【全景】

  各民主党派结合自身优势,围绕产业、教育、就业等领域,深度参与地方扶贫济困,“盟遂合作”助推丘陵贫困地区绿色精准脱贫,“致泸合作”实施卫生健康知识培训等定点扶贫合作,农工党省委为乐山、绵阳、泸州等市贫困区县争取到价值1.2亿元的医疗设备……

  除定点扶贫地区,各民主党派还集中力量对凉山州、广安“武胜基地”进行重点区域“再对口”。对凉山彝区10个贫困县开展为期5年的凉山教育扶贫行动,民革省委发动党员出资1400万元成立金阳县教育帮扶基金,民进省委邀请全国优秀教师到凉山开展针对性培训,德阳中学谢颖老师等赴凉山支教就是其中之一。

  民主监督之路

  摸清“小散远”村落脱贫攻坚成效

  【剪影】

  今年6月,致公党四川省委办公室主任杨成到甘孜州九龙县出了一趟特别的差。作为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内容之一,由致公党四川省委牵头协调组织,赴九龙县开展2018年脱贫攻坚综合暗访。

  杨成与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帮扶单位达州市达川区脱贫办的3位同志组成暗访小组,6月12日早上7点从成都出发,奔赴九龙县。

  “我们随身带着介绍信,没有给当地打招呼。”为了这次暗访,杨成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12日晚抵达九龙县城后,暗访组连夜开会,再次学习相关文件要求,筛选暗访村落,明确任务分工。

  “具体暗访哪个村都是我们到了后再商量决定的,只有一个原则性的要求,就是要选择‘小散远’的村落。”最后,暗访组选择了三垭彝族乡郎呷村、老鸹村2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以及三垭彝族乡龙滩子村和呷尔镇查尔村2个非贫困村。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杨成和同事们在这4个村子先后走访了29户群众,对去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今年第一轮督导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和脱贫攻坚“三落实”等情况进行了实地探查。详细询问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和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对贫困户信息资料是否属实、帮扶措施是否满意等方面进行现场核对。“白天入户走访调查,晚上开会梳理总结,1分钟都没耽误。”杨成说。

  不深入基层就没有发言权。两天的暗访让杨成深深地感受到一线扶贫干部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贫困群众身上实实在在的变化。在暗访过程中,也发现了个别地方识别贫困户的精准度不够高、少数干部扶贫能力不够强等问题。暗访结束后,杨成马不停蹄赶回成都,用了4天时间,与同事们反复梳理总结,形成一份3千余字的情况报告提交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既摆问题,又提了意见和建议。

  “暗访督导并不只是找问题挑毛病,更要将好经验总结推广。”今年9月,杨成又前往乐山市五通桥区开展脱贫攻坚督导工作。他在这里发现了许多好的做法。例如有的采用了“负所得税”的办法,对努力挣钱的贫困群众进行奖励补贴,还在贫困户内部进行评比,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杨成把这些好的经验也一一记录下来,整理上报。

  “我觉得让民主党派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一个创举。”杨成说,各民主党派除了能发挥特殊优势为脱贫攻坚工作出主意、提建议,也得到一个加强自身建设的好机会。

  【全景】

  开展民主监督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举措。7个民主党派省委分别对口全省7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市(州)开展民主监督。致公党省委积极对接做好致公党中央对口四川省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民建省委开创民主监督“六个结合”工作法,九三学社省委在县、村两级设置脱贫攻坚监测点,有效提升了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质量。

  “党的中心工作指向哪里,统战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智慧和力量就凝聚到哪里。我们将继续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住房、产业、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攻坚行动,助力实现高质量脱贫、可持续脱贫。”省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付真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