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破难题解烦恼优服务 成都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2019-01-03 04:21:2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出台的“成都民营经济25条”中,“支持引进培育人才”的内容备受关注。日前,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做客《新天府会客厅》节目,聚焦企业关切,详细解读“支持引进培育人才”等政策举措。

  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7月成都“人才新政12条”出台以来,成都已吸引新落户的大学本科及以上青年大学生超过25万人。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人才近500万人,占常住人口总量的31%,并以年均12%的速度递增;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8名。

  如今,成都不仅荣登《财富》杂志“大学生和青年求职者吸引力城市”榜首,人才竞争力指数跃居全国第二,全市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前三,还成功跻身“海归就业创业最爱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对来蓉创新创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或创新型本土民营企业家,给予个人最高300万元、团队最高500万元的补贴;支持在蓉高校和职业技术(技工)院校根据重点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贴……”从引才、育才、留才三方面入手,这次成都出政策给帮助,继续推进改革、创新体系,持续为企业送“福利”,打造“金牌环境”,为广大民营企业家送上“定心丸”,打出一套聚才、育才、用才、留才的人才政策“组合拳”。

  如何助企业破题“人才难关”?

  聚焦人才高质量供给 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模式

  “人才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帮助民营企业破解人才难关,我们聚焦人才高质量供给,不断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模式。”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引进高端人才方面,深入实施“蓉漂计划”,开发出全国首个“高端人才全球搜索系统”,深化“人才+项目+资本”引才模式,靶向引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人才、团队和重大项目。据统计,近三年已累计为全市300多家民营企业引进高端人才330人、给予资助9.16亿元,分别占“蓉漂计划”总量95%以上。

  在招引中高端人才方面,按产业功能区定位和主导产业布局,常态化开展“蓉漂人才荟——走进名城名校名院名企”系列活动,帮助民营企业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018年的“蓉漂人才荟”举办115场活动,吸引4400多家民营企业参加,近18万人到场参与,近5万人现场签约。同时引进80个高层次人才团队和项目落户成都,引才效果明显。

  在培育高技能人才方面,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提升计划”,支持在蓉高校和职业院校根据成都产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设置,鼓励民营企业人才参加“技能大师”“技术能手”等评选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向企业职工和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市民开展全民技术技能培训,大力培育“成都工匠”。目前,全市现在已有17所职业院校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73个,建成各类高技能人才培育平台106个,3.1万多人取得培训补贴,开展技能鉴定近16万人。

  如何帮企业解决“成长的烦恼”?

  聚焦关键节点精准“帮” 构建全链条、全周期的扶持体系

  现在,我市“蓉漂计划”入选专家超过95%来自民营企业,要帮助其在发展中开好局、起好步,就需要聚焦人才创新创业的关键节点,精准制定扶持政策和措施,构建一条全链条、全周期的创新创业扶持体系。

  初创期及时“帮一把”,对来蓉创新创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或创新型本土民营企业家,给予个人最高300万元、团队最高500万元的资金资助,帮助初创企业获取“第一桶金”。

  成长期接力“扶一手”,对在蓉创业5年以上并作出重大贡献的民营企业人才,给予个人最高5000万元综合资助。同时团队入选国家(国际)重大战略项目的,给予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帮助所在企业成长壮大。

  拓展期用心“送一程”,支持本土企业创新产品列入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目录,让“新面孔”入市有底气。并组织民营企业家赴巴基斯坦、卡塔尔等“一带一路”国家开拓国际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努力,成都已涌现出医联、极米等一批“独角兽”民营企业。截至去年底,我市“蓉漂”专家拥有各类知识产权近1400项,所在企业产值达1500多亿元、创造税收100多亿元。

  如何做好人才发展“后勤保障”?

  多管齐下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让人才引得进也留得住

  引进之后要“留得住”一直是民营企业人才发展的难点痛点。成都优服务、强保障、解难题,多举措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做好“后勤保障”,为其在蓉发展营造安心、安身、安业的良好环境。据了解,目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定期联系1—2名民营企业人才,及时宣传党委政府有关政策,了解企业发展、个人成长有关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增强在蓉发展的信心。

  怎样让人才在蓉工作安心,生活也顺心呢?记者了解到,成都专门建立“蓉城人才绿卡”服务体系,整合政府优质资源,为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人才分层分类提供住房、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24类综合服务,实现“一卡”在手、畅行蓉城,让人才感受到城市的礼遇。同时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为民营企业“急需紧缺”人才提供人才公寓、产业园区配套住房等安居保障,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对重点民营企业引进的优秀团队定向给予安居支持,让人才安居成都不再是梦想。

  不仅如此,成都还专门设立“蓉漂人才日”,将每年4月最后一周的星期六设为“蓉漂人才日”,以专属节日的方式向各类人才致敬,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优秀人才、尊重创新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记者 赵子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