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退休后,希望为家乡遂宁设计桥梁”

2019-01-11 23:33:5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月10日,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在成都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

  1月10日,在由四川省委组织部举办的2019年首场“天府大讲堂”上,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带着老花镜,首次到四川开课。

  他的“学生”包括四川各个职能部门的约400名代表,他们来自省委办公厅、省委统战部、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网信办、省档案馆、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统计局、省审计厅等约80家单位。

  孟凡超在川首次授课,讲了哪些内容?对于中国桥梁事业又有哪些见解?他在成都接受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的专访。

  在川开课

  现场讲解港珠澳大桥诞生过程

  从概念到蓝图,从图纸到通车……一个庞大的跨海工程是如何诞生的?孟凡超详细介绍了前期规划、设计施工、技术创新、重大意义四大部分。

  “如没有这座桥,这个区域就不能真正称之为粤港澳大湾区。”孟凡超说,过去的珠三角概念有一些些局限性,粤港澳三地发展各自为阵,缺乏一体化、最大化的发展战略考虑。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大桥建成后已经形成粤港澳1小时交通经济生活圈,实现同城化和一体化。

  此次孟凡超的讲堂,不仅是一次前沿技术的探索,也是一次思维的碰撞。

  虽然港珠澳大桥距离四川很远,但四川观众对这个国家工程依然充满了兴趣。“香港与内地的驾驶习惯不同,桥梁设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您怎么看待公铁两路桥?”“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寿命是120年,期限到后是拆除还是加固?”“面对海啸、地震等重大地质灾害时,港珠澳大桥的应对措施是什么?”“桥墩防撞怎么考虑的?”现场不断有观众提问,孟凡超都细心地一一作答。

  攻坚克难

  超级跨海通道迈入强国行列

  港珠澳大桥庞大的工程,从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至今,长达十年时间,要保障施工安全是非常重要又充满挑战的。

  “在生产施工过程当中,我们没有因安全事故死掉一个人,在我们国家超级项目建设上,我认为是一个奇迹。”孟凡超说,在这个海域,每天有大概4500艘船通行,弄不好就要撞船。在广袤的南海上,每年可能有两三次的台风,大风掀起的海浪也很凶猛。因风浪流的问题,港珠澳大桥每年的有效施工窗口期其实不到180天,有一半的时间是不能干活的。

  要突破这些难题,孟凡超采用了“四化”的建设理念,即“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建设理念。他认为这“四化”建设理念的全面实施,从设计施工的根本上保障了珠港澳大桥的顺利完工。

  孟凡超曾经说过,中国是桥梁建筑的大国而非强国。而港珠澳大桥建设完成后,他这次自信地告诉记者:至少在超级跨海通道这个领域,我们已经迈入了强国的行列。

  新年愿望

  退休后仍继续投身桥梁行业

  2019年,孟凡超就要退休了。不过,为桥梁事业奋斗了一生的他,并不打算因为退休而离开这个舞台。

  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他说,他还想在设计桥梁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他的家乡遂宁正好有这样一个机会,或将成为他退休后的第一个参与项目。这次他来川,其中一个行程就是遂宁涪江六桥工程实地考察。“家乡邀请我们单位积极介入这个项目设计工作,我们也以高热情来投入。”

  “我想能有机会为国家修更多的桥,从一个工程师的层面来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他说,高质量发展要依靠工业化理念,不要把省钱作为工作的一个导向标。“要用工匠精神追求极致,真正达到高质量。”(记者 刘秋凤)

分享到: